鲁北地区徐氏先祖徐友宗支源流考略
徐连亭
2015年春,应庆云县范庵村徐俊升、徐俊勇、徐学辉等宗亲之邀,指导为其创修宗谱,知悉范庵村徐氏十一世祖德连公从庆云县小徐村迁居,小徐村九世祖徐耀公、徐吉公从乐陵市大徐村迁之。
据考证:乐陵市大徐村开基祖徐友公是明代洪武年间迁居,而徐友公之墓却在无棣县信阳镇大庄村,乐陵市大徐村只有老太君之墓葬。
据考证:无棣县信阳镇大庄村徐氏宗支在鲁北一带是较大的一支,《无棣县志》、大庄村徐氏宗谱均记载为:徐友公是在明代永乐初年迁居的开基始祖(一世祖),由此得知,徐友公是乐陵市大徐村和无棣县信阳镇大庄村徐氏共同的祖先。
2003年,考察冀鲁边区徐氏源流时获得的史料,即《冀鲁京津五门联谱》第十一次谱序中,徐丹亭公叙述的昆山五十位先祖的移民档案是从枣强分丁局查阅获悉的,其中五十位先祖均分拨于山东。据目前掌握的史料,鲁北、冀东地区徐氏宗谱记载,迁居时间均为明代永乐初年,现在的东营、淄博一带徐氏宗谱的记载依据,也是丹亭公相关昆山四十四支的史料,记载的移民时间为明洪武年间。而洪武初年至永乐年间,先后跨度几十年,是否先人记载有误呢?后经滨州市政协徐新民宗亲考证,其结论是:昆山五十位先祖是从洪武至永乐年间陆续分拨山东各处。因此,洪武说和永乐说也就不难理解了。五十位先祖不是一次性移民山东,其中二十八支经巡查州县村庄与当时的记载大同小异,但有十六支先祖因局册档案损坏失考。二十八支先祖分别分布在现在的邹平、淄博、潍坊、泰安、聊城等地,却没有滨州、德州一带。依据大胆设想,谨慎求证的原则,推理为徐友公为昆山四十四支先祖中失考的十六丁之一。再者,明代朱元璋(洪武)在位三十一年,朱允炆(建文帝)在位四年,建文四年也称洪武三十五年,洪武年和永乐年间是连续的。因此,乐陵市大徐村和无棣县信阳镇大庄村的宗谱记载并不矛盾,他们的共同先祖为徐友公。
根据两处族谱的记载和走访徐氏族人的口述,得出的结论:乐陵市大徐村是先祖徐友公与一房之后裔;无棣县信阳镇大庄村为徐友公与二房之后裔。
乐陵市大徐村的分支有庆云县小徐村、范庵村等;无棣县大庄村的分支有无棣县徐家庙村,庆云县徐家园子、孙家,沾化区的古城东关、杨庄子等。
另据无棣县洼杨村、南双庙村、路杨村、丰台村等徐氏老人口授相传,均为大庄村分支,有待进一步考证。
2017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