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长的很多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
也一定熟悉徐庶这个智勇双全、忠肝义胆的人物
然而,无论三国演义还是其他史书,
都未提及徐庶晚年的去处
近期,一群来自湖北徐庶故里的游客得知徐庶隐居在大珠山后,特来寻访。景区优美的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游客大为震惊,由此也非常肯定的认可徐庶隐居大珠山的说法。
时代发展使人们淡忘历史,外地游客的震惊使我勾起对大珠山文化底蕴的追思倾诉。
今天,跟随小杜鹃来了解徐庶
和他鲜为人知的晚年归处。
徐庶扔官帽,隐居帽子峰
摆脱曹魏集团控制后,徐庶绕过长安、洛阳,向东游泰山、走琅琊。当来到大珠山帽子峰,近望灵山岛、远眺琅琊台,被这里依山临海、烟波浩渺、幽谷松涛的美景所吸引。
大珠山帽子峰
是大珠山众多的险峰奇观之一,峰顶突兀险峻,隆起宽大,状似礼帽,故名帽子峰。
徐庶隐居后利用知识教会周围渔民生活,造福周边百姓。百姓为了纪念他,为他建造徐庶庙。出海渔民都到徐庶庙叩拜。胶州、诸城、高密等地乡民数百里外赶来进香。
徐庶庙遗址
此图是毁于20世纪40年代徐庶庙的基础和孔洞
据说,当时的徐庶庙飞檐斗拱、青瓦红墙,庙内正面有徐庶坐像,壁间绘画栩栩如生,庙北还有徐庶看书观海的石棚。
大珠山上名人多
大珠山上不缺名人造访
晋朝陈仲举、元朝的张清源、明朝的赵麻衣都曾在山上的麻衣庵修炼,清代著名人士法若真,明末清初当地名士刘翼明、王无竟等都在山上留下了足迹和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