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在何处 据考,当时的‘国’,相对来说是指统治中心(王室)所在地,国的都城即是国家的象征,徐国都城在何处?
(一)“山东省郯城县城北3.5公里处,二0五国道西侧的平原地块有一座方圆百米,高近十米的圆椎体墓葬,突兀而立,巍然壮观。这就是被称为我国徐姓始祖的陵寝 ——豹公墩……据考证为夏朝徐国五代国君的墓地,距今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徐绍贵《山东郯城豹公墩 天下徐氏始祖陵》载《世界徐氏宗亲总会会刊》22期)。
(二)“次子若木,……夏九年(公元前2153年)封徐国君,食邑东海都颖川”(华夏徐州《徐氏宗谱》首卷下)。“东海”,古设东海郡,郡治在郯城。“颖川”,地名,有学者考证实为“瀛川”,“颖”为“瀛”之略写字(见徐华勤《徐文化与郯城的渊源关系》),当在今鲁南郯城一带。
(三)“南宋淳熙乙已年(公元1185年)由西山蔡元定作序修订的《徐氏宗谱》记载:……伯益,名大费,佐禹平水土,封嬴邑侯,娶姚氏生二子,长大廉,封陆氏,后为嬴,次若木,夏·仲康封徐国君,食邑东海,生四子,分四姓,长征国,次终黄氏,三季胜马氏,四简赵氏。征国,夏袭徐国君……生子房,一作王房,夏袭徐国君,生子仁,仁夏袭徐国君,生子豹 ,豹夏袭徐国君,以上皆葬东海郯城北七里……”(见徐绍贵、秦士杰《郯城徐氏的历史与发展》)
综上所述,徐豹是夏朝徐国第五代国君,因封地得姓,其以上几代因世袭国君,“食邑东海”,故死后葬于“食邑”之地。试想,既然徐姓前五世祖宗(若木、征国、房、仁、豹)均葬在“豹公墩”。可见当时徐国都城离此不会太远。正如唐王朝的帝陵在西安之郊,朱元璋都南京,死后葬城外紫金山麓(明孝陵),明、清两朝都北京,其帝陵在北京郊县区。以此类推,徐国初期的都城应在郯城县境内或离郯城不远的地方。民谚云,“郯城县徐一半”,郯城县徐姓之多,亦是佐证之一。
(四)“1969年,山东费县上冶镇台子沟村出土‘徐子氽鼎’,同时出土的还有铜箭头等其他遗物,考古工作者据此断定铜器出土的地方为西周早期一徐人墓葬地,进而得出‘徐国古址也在附近’的判断”。(华夏徐州《徐氏宗谱》首卷下)
(五)《书·费誓》载:“租兹淮夷,淮戎并兴……甲戌我惟征徐戎”。《书》序:“鲁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兴,东郊不开,作费誓”。意思是由于徐淮侵犯,鲁国曲阜东郊交通受阻,于是鲁侯周公之子伯禽率兵东征。在叫“费”的地方作“费誓”。这个“费”,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北12.5公里处上冶镇毕城村(与出土“徐子氽鼎”的台子沟村相距很近)。“誓”是古代征代誓师之辞。伯禽在“费”地作“费誓”,说明“费”是伐徐的前沿阵地,是徐国国土。这场战争,鲁国大获全胜。,《诗·鲁颂·閟宫》:“……鲁侯之功,保有凫峄,遂荒徐宅”。这里的“荒”即到达、占有。“遂荒其宅”就是占有了徐国的古址。这个古址,焉知不是徐国都城?“徐子氽鼎”的出土及《书》、《诗》等典籍的记载都说明徐国都城可能就在这上冶镇附近或不太远的地方。
(六)《书·费誓》传:“徐戎并起,为寇于鲁,故东郊不开 ……”。“东郊”之门为何不开?盖因徐戎在鲁国东面,相距不远,威胁严重,所以东郊之门不敢开启,夷戎在鲁之东(鲁国曲阜之东乃泗水、平邑、费县),诸侯之制,于郊有门,恐其侵逼鲁境,故东郊之门不开。意思再明白不过。所谓夷、戎,指的主要应是徐国。已故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在对此进行研究后,即据此推断:“徐国在周初当在今山东西南部曲阜附近……”(赵宗秀《试论商末周初徐国之所在》)。故可以说,徐国都城在泗水、平邑、费县一带。
(七)“泗水与曲阜为邻,且又在其东,两地相距仅五十里,而汉舒又正位于曲阜正东方向……证实了古汉舒确应为徐国之所在”。赵宗秀先生在《试论商末周初徐国之所在》一文中,旁证博引,以大量的史料来证明此说:“据现有资料、经初步考证,可以有比较充分的理由认为,商末周初的徐国,其地理位置,应在今泗水县东南三十五里的汉舒村附近”。
(八)“西周前期,徐国也是在山东的……《说文》,余阝、邾下邑,从邑、余声。鲁东有徐城。 ……早期之都城不一定是今日之故址,但可以认为,其初所故城仍去此未远。因此,可以认为西周早期莒、徐、郯三国地域密迩,族源相同”。(孙敬明《读西周金文随笔》)
那么,徐国都城到底是在郯城,还是在费县、平邑?或是泗水?笔者认为不矛盾,徐国在鲁南地区长达一千四、五百年,其都城应在郯城附近(根据“豹公墩”始祖墓群来判断)。商朝后期北迁,“周朝兴起,商殷帝乙、帝辛连续对东夷,淮夷的征战之机,取代商朝。开国之后,宣称续受“天命”,继续征战东夷,南蛮。周武王把最能干的周公旦分封驻扎到徐的大门口(现在的曲阜地方),周公和他的儿子伯禽多次征战徐、郯、莒等东夷族的部落国。(见徐永生《徐偃王逃亡隐匿在故蔑》载《世界徐氏宗亲总会会刊》十九期。)《书》、《诗》等史籍也有类似记载,可见商末周初徐国已北迁平邑、费县一带,(也不排除在泗水汉舒村的可能),和郯、莒等国毗邻。简而言之,徐国中前期都城在鲁南地区。
三、战乱频繁
始祖若木“聪而慧,贤而仁”。“为民爱戴,受启所重,分茅胙土,封疆阔,淮、沂、泗、济流贯其地,大海傍依,得灌溉渔猎之利,地平壤肥,五谷丰实,尽得天时、地利、人和之福”。(华夏徐州《徐氏宗谱》首卷P24)。他殚精竭虑,治国有方,使徐国日臻富强。《左传》僖公十五年,称徐是“诸夏”之一,殷商对徐及同姓诸侯服王事有功,特别为之祝福。辞中有“惟夷方受佑”的祈求。(徐永生《论徐国在中国历史上的位置》)。“周穆王时,徐国之君,为若木三十二世裔孙诞,曾一度朝周,赐爵为伯”,(徐枕《徐氏历代宗系暨镇海徐氏家谱序》)。可见,徐国与夏王朝关系融洽。长期稳定使徐国国强民富得到长足发展。到殷商,还算平和,但徐国的强大渐渐威胁到殷商,公元前1165年东夷徐舒诸国叛殷商,纣王帝辛派大将崔文亭东征数载,终获大胜,押东夷俘虏凯旋而归(《姜子牙》P465)。《左传》昭公十一年载:“纣克东夷,而陨其身”。“结果被西方的周人乘虚而入……”。史籍文献载:“徐国曾长期与西周王师为敌,屡遭西周征伐,战争频繁,判服无定”。“整个西周史中,生产发展和战争掠夺齐头并进,我们看到周王朝对西北以防御为主,对东南是频繁攻取,这是为什么?因为东南比西北富饶,有利可图”,(徐永生《关于徐国史》(一))西周王朝对东南的侵掠,徐国首当其冲,徐的兴起成为周、鲁的重要威协,后来,徐人因参与“三监叛乱,所以被周王作为战利品赏赐给鲁君的“殷氏六族”中有徐氏(条氏、徐氏、肖氏、索氏、豹氏尾氏)。到西周穆王时(鲁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六六八年)西周、齐、鲁、宋的协力征讨,使徐国势尽力竭,被迫步步南迁。《礼记·王制》:“东方曰夷”。“徐州为夷人发祥地,这在已发现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中已得到证实……并且又长期在这一带活动”。《后汉书·东夷传》在叙述夷人的兴起和发展时就特地专门提到徐……这就不难看出,徐人与徐州存在着一种非常特殊的关系。徐之称,即应因徐人曾长期在此活动而得名”。(赵宗秀《试论商末周初徐国之所在》)。
“周穆王西进旷源,巡狩漫游,去国万里,相传朝周者有六十四国,国政无主,诸侯纷扰,无以质正,而徐伯行仁义化人心,为邻国排除纠纷,各国悦服,咸来朝觐,且行王礼,称为偃王。……周穆王十七年,穆王在瑶池(一称仙池,今人考证为青海盐湖)与西王母(苗族女酋长)相会,宴饮歌舞,乐而忘返,闻徐国称王,乃急急东归,并令楚王出兵联合伐徐。徐偃王不愿杀人子弟而为君,爱民不斗,故未发动各国军队以对抗,却退至铜山,战时结束,周穆王以其行仁义不抗王师,封偃王之子宗为子爵,此后,徐国子民活动中心即在今徐州一带(徐枕《徐国历代宗系暨镇海徐氏家谱序》)。
后来,徐国迁到徐州南僮县,僮郡集(在今安徽省灵璧高楼镇僮郡村附近)。《春秋》僖公三年,“徐人取舒”杜注“徐国在下邳僮县东南华亭。”又僖公十三年:“楚人败徐于娄林”。杜注“娄林,徐地,下邳僮县东南有娄亭。”面对西周、齐鲁的疯狂侵掠及楚国的血腥征伐,徐国在这无险可据,无障可依的大平原上立足未稳,旋即南迁到淮水下游洪泽湖西北一带。
当时的淮水下游地处偏远,潮湿低下,尚不为中原诸国所重视。因此,辗转到达之后,便随即定居于此。后经长期恢复,势力又曾一度崛起,逮康王之时,“乃率九族,以伐宗周,西至于河”。大有问鼎中原之势……但经宣王讨伐,而其势复衰,此后不久,便进入春秋之世(赵宗秀《试论商末周初徐国之所在》)。《史记·秦本记》正义引《括地志》说:“大徐城在泗州徐城县北十里,古之徐国也”。《太平寰宇记》卷十四泗州临淮县下也说:“故城一名大徐城,古徐国也,”《汉书·地理志》临淮郡徐县条下,班固自注为“故国嬴姓,当指徐国。”清《一统志》说“徐县故城在旧州城西北,周时徐王国”。《水经·济水注》曰:“又东南迳徐县北,……故徐国也,……徐城外有徐君墓。”《辞海》关于徐的第三义项解释是“古国名,亦称徐夷或徐方。东夷之一,夏至周分布在今淮河中下游(今江苏西北部和安徽东北部),周初,以今泗洪一带为中心建立徐国,在东夷中最称强大,曾多次联合淮夷等抗周,春秋时,为楚所败,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为吴国所灭”。
综上所述,从西周至春秋前期,古徐国中心位置应在洪泽湖西北苏皖交界处。至今泗洪、泗阳、泗县、睢宁一带,徐姓氏较多,以‘徐’命名的地方也不少。如徐营、徐冈、徐台子、徐圩子、徐场、徐洼子、大徐庄、小徐庄、河沿徐……
四、古城湮没
“吴王寿梦有子四人,诸樊、余祭、夷昧、季札。季札贤。寿梦欲立之。季札不可,寿梦死,诸樊嗣,让季札,季札不可,诸樊与诸弟约,以次相继,终致国于季札。诸樊死,弟余祭立。余祭死,弟夷昧立,夷昧死,季札仍不肯嗣立,乃立夷昧之子僚为吴王。诸樊之子光自谓当立,至是弑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闾。公子掩余奔徐,公子烛庸奔钟吾。阖闾使徐人执掩余,使钟吾人执烛庸 。二人奔楚。楚人大封二公子,将以害吴。阖闾怒。阖闾三年(公元前512年)冬十一月,吴子执钟吾子,遂伐徐。雍山水以灌其城。遂灭徐。”(华夏徐州《徐氏宗谱》首卷下)
从公元前668年徐国退出鲁南南迁起,至公元前512年失国,计156年。“徐国先受齐鲁压力,后为楚吴欺凌。徐的同姓国先后被强楚并吞。徐国在夹中拖延到最后,被吴所灭”(徐永生《徐国史研究》)。
不少文献史料,提及徐国曰:“在今江苏泗洪和安徽泗县城××里”。其实不然,前者说法不确切,明显地大大缩小了徐国的范围。仅指后期徐国而已。后者说法亦不当。据考,古之泗县城(泗州城)已在公元1668年7月25日(农历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史称“旷古奇灾”的8.5级特大地震中沉陷于洪泽湖底。今之泗县城,虽也曾名曰“泗州城”,且至今城中还有不少以“泗州”命名的单位。如“泗州宾馆”、“泗州电视台”……不过,而今这个“泗州”(泗城镇)实乃那次大地震后,原泗州城沉没了,又迁到这里重建 的新城。与原“泗州城”已相距百里之遥了。现今淮北地区民间还流传“水漫泗州”的故事哩!
在这次大地震(指1668年7月25日史称“旷古奇灾”的8.5级大地震),不但旧泗州城沉入湖底,相邻的徐国古址大徐城也没能幸免 。沉陷后,只剩下城墙西北角一部分遗留在湖边,故湖边村镇名叫“半城”。民间过去习惯称“徐半城”,即缘于此说。
自若木封徐至章禹失国,历经夏、商、周三个朝代,传四十四世国君,共一千六百四十九年,朝代绵延之长,传世之多,历时之久,实乃世界之最。徐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广阔、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的国家,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她,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作者附言:因报刊上偶有提及“徐”的文章,多是说古徐国“在今江苏泗洪和安徽泗县一带”或“在今江苏西北部和安徽东北部”、“在今淮河中下游……”我觉得上述种种提法均不妥,大大地缩小了徐国的疆域。那仅指末期的徐国而已。中、前期的徐国疆域大得多,乃“海岱及淮惟徐州”。应该将历史上那个足以威慑周王朝的被三十六国追随的徐国的真实面目反映出来。经查证典籍史料,写了《徐国都城变迁考》,殷切期望得到专家指教。
作者为江苏睢宁《华夏徐州徐氏宗谱》副主编,退休教师
原文发表于2010年《徐文化国际论坛论文汇编》
原文发表于2010年《徐文化国际论坛论文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