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邳州 徐敦民
上古时代,禹分天下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徐州为其一。此时,徐州非行政区划,而是自然地理区域。今徐州人多知,相传尧时,封钱铿于彭,在徐西近郊,建有大彭氏国,其所在地故名彭城。武丁灭彭,在今商邱,成王封微子启于宋,建立宋国,两国各统治八百余年。而知道在彭城之东,曾建有徐国的人,就为数不多了。《史记》、《左传》、《韩非子》、《东夷传》……等各类史籍,对徐国记载甚少。徐国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应占有一席之地,但史籍记载仅只鳞片爪。洋洋一部《史记》,对徐之记述,仅寥寥数语,然多纰缪。对著名之国君——徐偃王,仅提到“徐偃王作乱”。查阅当今史料,对徐也说不出所然,仍是一片模糊。由于史书之谬误,徐国被埋没了数千年之久。为填补徐国历史之空白,还历史之真实面貌,参阅有关徐氏资料,拙作芜文,敬陈于后。
一、徐氏受姓之由来
今幸珍藏,并拜览“徐氏族谱”卷首,颇感详实。谱牒历史悠久,从黄帝开始,至唐朝止,世事清晰。徐族为古老姓氏之一,有近四千二百年之历史,据谱载与黄帝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徐氏先祖,皋陶、伯益、伯夷父子三人,辅助尧、舜、禹三世酋长。“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舜时,咸成厥功,封禹主司空,可光大帝业。皋陶主大理,调解民事纠纷,民皆服判决。伯夷主礼义,能上下谦和。伯益主虞,山林湖泊得以开发……安抚四方,众夷皆服。尧末舜初,洪水肆虐,浩浩荡荡,怀山襄陵,下民为忧。“禹乃逐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付土……”。禹治水采用疏导之法,引洪入江河,再导百川入海,先后费功十三年,洪水方得控制,水患解除。禹治水认真,四处奔走,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感人事迹,早已千古颂扬,受民之爱戴。益佐禹治水建功,赐益赢氏,封嬴邑侯。伯益,名大费号伯益,有称益为黄帝七世孙,或九世孙。按谱牒系十一世孙,未知孰是。然黄帝至伯益四百余年,其世数应从多者,前贤考究不敢遗忘。三皇五帝末,年代久远,荒诞难稽,殷商之前,部族事迹,记载甚少,史实错综,众说纷纭,谨据谱牒抄录于后:
黄帝——昌意——颛顼——卷章——回——陆终——黄云——熊启——女修——皋陶——伯益——若木。
舜荐禹为嗣,舜崩,禹即位,力举皋陶授政。皋陶卒,又据益任之政。禹东巡,崩于会稽(今绍兴),授益于天下,益谦让禹子启,启即位。据《中国史》卷二说启篡权,破坏禅让制,“益干启位,启杀之,卒于禹崩的翌年”。《史记》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之记载。
夏仲康帝(启之次子),因益佐禹治水有功,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为彭城之东,今苏北、鲁南一带,为徐国第一代国君,以国为姓,即徐氏始祖,食邑东海,故徐氏堂号曰“东海堂”。都东海颍川,今山东郯城,为徐国发祥之地。故“徐氏族谱”又称为“鲁徐氏宗谱统系”。唐朝之前,徐之后裔,任职江南,寓所为中山王府,改堂号曰“中山堂”。故徐氏有“东海堂”和“中山堂”之别。
二、徐国概况略述
徐国,夏仲康帝(公元前2158年)封国起,至春秋末叶周敬王八年(前512年),吴子阖庐无道,南侵灭越,北犯寻衅,借执钟吾子灭徐为止。从始祖若木封国至章禹失国,徐国相传四十三世,四十四国君(绥不在其内)。其中夏袭徐国君计有:若木、征国、房、仁、豹、谦、佥、晔、祖禹、济、宝、宽十二代。商袭国君计有:兴、强、车、能、弘、瑞、侍、世长、恭、祥、茏、安、忠、超、康、渰共十六代。西周袭国君有:彦(忠义侯)、训(东平侯)、绥(列国侯不受)、诞嗣位、宝宗(颍川侯)、仁、宏、希、尪、恭(列国侯)共九代。春秋袭国君有:畅、永、恕思、强、亘、章禹,敬王八年为吴所执失国,共六世七君。徐国经两次迁徙:颍川至泗州徐城(今泗县),泗州至武原徐城(今邳州北良城)。徐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共一千六百四十六年(公元前2158—前512年)。徐国始祖若木、征国、房、仁、豹五世国君,均葬于东海郯城北七里徐祖王陵。都颍川时间,约二百年,其确切年代,难以考证,上古年代,仅是个大概说法。“鲁东本亦徐州,厥后南迁,始居泗县”。徐国在泗州时间约千余年。偃王去国,周共王复封宝宗为国君,都彭城,后改封颍川侯,迁往武原徐城,至章禹失国,徐国在武原共四百五十年(公元前962—前512)。章禹失国去楚,其子融殉难,其孙简周元王时佐越兵灭吴,以复国仇。
商末周初,徐国于泗州为鼎盛时期,《东夷传》记载:“武丁衰微,东夷侵盛,遂分迁海岱,渐居中土。”淮水早有徐国,或称徐戎、徐夷、徐方、徐城,因时代之不同或因人而异的称谓,是淮夷中的一个部族,就是“徐国”。泰山之南建有徐奄。“西至河上”,徐民迁徙济水之东,彭国早有徐族踪迹。徐偃王时,徐民一部迁往舒城、庐江一带,建有舒国,以国为姓,舒姓,偃氏,自成独立部族,都舒城,故有徐舒相通之说,实为徐之重要分支,亦以徐之别部。据《东夷传》“穆王畏其炽,乃分管东方诸侯,徐偃王主之,偃王处潢池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六国。”“徐氏退保淮水之后,犹为东方大国。”潢池在山阳(淮安)之西,海陵(泰县)之北,地跨徐、扬两州。据《徐偃王志》卷四后附“徐地图”一幅,这时之徐国北抵鲁南,南至淮水之南,东至淮阴、淮安一带,西达皖西。东西长七百五十里,南北宽五百里。包括江苏之徐州、泗州(今盱眙县)、邳州、桃源(今淮阴),安徽之凤阳、毫州(今亳县)六州。由此看潢池应为洪泽湖。
三、徐偃王
徐州人多知古时有个楚霸王,而知道徐偃王者,就为数不多了。
偃王之父绥,周昭王时封列国侯,不受,隐于泗州平原东二十里徐理山中。夫人姜氏,生子诞嗣位。偃王名嬴诞,字子儒,袭徐国君,始生捏拳,七岁方能展开,掌中有纹如偃字,长行仁义,东方诸侯尊称为偃王,都泗州徐城,今泗县。因洪水泛滥,都城多有迁移之故。
关于偃王之传说,史籍多有记载。偃王继承数百里的徐国统治权,当时淮夷地区社会很不安定。“穆王六年,徐子诞来朝,锡命为伯。”让他分管东方诸侯,偃王推行“仁慈”之政策,以仁德治国,很快使淮夷地区社会升平,得到周围诸侯之信任。那时徐国幅员辽阔,势力浩大,地方五百里,陆地而朝者三十六国。此时犹为东方大国,地跨徐、扬两州。周初,徐夷领袖号称徐偃王者称雄东方,穆王畏之,遂承认偃王为东方霸主,这便是史书上的淮水徐国。
偃王国势强大,穆王不愿看到东方有一个强大的侯国,遂密谋令楚伐徐。据《徐偃王志》,徐国势力浩大,楚伐徐好比以卵击石,楚不堪一击。但楚奉穆王之命,而偃王不忠,不愿与穆王为武,落得一个“作乱”之罪名。乃北走彭城东武原山下,百姓跟随者万有余家,聚族而居,仍保留部族之习俗,便落得一个“仁”字之美名。楚军进逼,武原不能居,折转东南渡江,到达浙江。卒于嘉兴,韩昌黎所书墓碑记于嘉兴府,所撰徐偃王庙碑记于衢州。武原徐民于徐山(今倚宿山)凿山为龛祠,以祀偃王,深表怀念。宋仁宗对徐偃王像有御赞:
节凛严霜,心同烈日,万古称扬,伊谁能及。
元圣年三月二日。
元泰定帝加封徐偃王尊号:
圣仁惠昭灵,圣德英烈大王,钦承上命,永惠于民。
谨诰
致和元年二月□日诰
清人徐时栋,鄞县人,古文献学家、文学家,藏书六万余卷,曾藏有《徐偃王志》,后两遭兵燹,散失殆尽,富忆复录,仅得四成,为一辑录体志书,共六卷。卷一二为大事编年,卷三为世系,卷四为地理,卷五为冢庙,卷六为论说,可说是一部泗州时期,徐国历史、地理、人物等资料的综合汇编。
四、徐国武原都城考
偃王楚伐去国,周共王复封偃王之子宝宗为国君,后改封颍川侯,都武原徐城。共袭宝宗、仁、宏、希、尪、恭、畅、永、恕思、强、亘、章禹共十二世十三位国君,恕无子弟思嗣位。周敬王八年,吴子阖庐灭徐。《左传》昭公三十年:“冬十月,吴子执钟晋子,遂伐徐,防山以水之。已卯,灭徐,……楚沈尹戌帅师救徐,弗及,遂城夷,使徐子处之,”徐亡。
1993年,邳州北戴庄乡良王城,运河拓宽,穿过该城,发现“九女墩”古墓群,发掘两座,断定应为西周和春秋时代之古墓,出土大量文物,其中有二组瑰宝,青铜编钟和鱼形编磬,系宫庭乐器,从出土文物看,应为王侯墓冢。经考证,系徐国宫庭器物。笔者认为这时徐国已由大国沦为小国,方圆仅百余里,无精力、财力、技术制造,应是应为从泗州携来,属商末周初制造,那么文物年代更加久远,迄今三千余年,那时青铜器之制造业已很发达。
良王城,实系古徐国在武原的都城——徐城遗址。“九女墩”古墓群系徐国国君之王陵墓,而非梁王之女儿墓。梁王城也并非梁武帝萧衍所建,梁都建康(今南京),传六世,统治五十五年(公元502—557年),帝王戚崩后,均葬京城近郊,不可能远离京城,在梁的北境建墓。吴子灭徐,采用堵水灌城,从“徐地图”看,这时之徐城四面环水,或临近河边,极易采用水淹之法。梁王城即古时徐城。1958年尚可看得城之遗址,城垣长宽各四里,城墙、金銮殿、庙殿、房舍之遗址。出土文物,件件饱经沧桑,蒙受战火蹂躏。古墓群之发现,为研究徐国晚期之历史、文化艺术,第一次跨越了单纯之文献记载,有了文物见证,提供可靠依据。徐国于武原共袭徐国君十二世十三君,驹王章禹去楚。因此徐国君王陵,应有十二。其中宝宗和恭为侯爵。
谨据手中资料,拙作芜文,由于年久日深,上下四千年,史实错综,众说纷纭,难免多谬误,愿多为指正为幸。
(本文原载《邳州览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