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莘县:开展“先祭英烈,再祭祖宗”活动
2025年4月3日(农历乙巳年三月初六,清明前夕),一场规模盛大的徐氏宗亲先祭奠先烈、再祭奠祖宗的活动在山东省莘县古云镇徐庄村山东省委重建纪念馆前举行。来自河南、山东两省十余个村庄的近300名徐氏族人齐聚一堂,共同祭奠徐氏一世祖徐鉴。
活动背景
• 时间节点:清明前夕,中国传统祭祖的重要时节。
• 历史渊源:徐鉴为徐氏迁居此地的重要始祖,明洪武元年(1368年)任濮州(今河南濮阳、山东鄄城一带)学政,后裔分布于豫鲁交界地区。
参与村落
活动汇聚两省三县12个村庄的族人,体现跨地域宗亲凝聚力:
• 河南省
◦ 清丰县:二郎庙
◦ 范县:白衣阁
• 山东省
◦ 鄄城县:徐桥、盛庄
◦ 莘县:古云镇(徐庄、商王庄)、大张家镇(蒋庄、道士路、钱庄)、观城镇(邵张屯)、朝城镇(徐庄)、柿子园镇(孙桥)、古城镇(马庄)
活动意义
1. 文化传承:通过祭祖仪式强化家族历史记忆,延续慎终追远的传统。
2. 血脉联结:促进散居各地的族人交流,巩固宗族认同。
3. 地域特色:豫鲁交界地带自古宗族文化浓厚,此类活动是地方民俗的重要体现。
延伸知识
• 徐鉴与濮州:濮州明代辖今豫东北、鲁西南地区,学政为主管教育的官员,徐鉴任职时推动当地文教发展。
• 移民历史:元末明初战乱后,朝廷组织移民填补中原,徐氏于此时期迁至濮州,后裔再扩散至周边。
此类跨省祭祖活动生动展现了中原地区深厚的宗族文化,也为研究明清移民史提供了鲜活案例。
附祭文:
祭文
维公元二零二五年,岁次乙巳,仲春吉日,徐氏阖族子孙,谨以清酌庶馐、香烛花果之仪,致祭于徐氏历代先祖神位前,其辞曰:
赫赫徐宗,源远流长。
肇基东海,德泽绵长。
始祖垂训,耕读传芳。
文韬武略,史册昭彰。
忆昔太公受姓,封国于徐;伯益佐禹,功铭山河。徐偃行仁,九夷归心;濮州学政,一世徐鉴。先人筚路蓝缕,开疆拓土;先祖克勤克俭,立世垂范。忠孝节义,铭于心骨;诗礼传家,蔚为风骨。
今逢盛世,枝叶繁昌。族众星布,四海名扬。然木本水源,岂敢忘怀?春露秋霜,永慕祖光。谨备牲醴,肃立祠堂。虔心叩首,伏惟尚飨:
祈我先祖,灵佑无疆。
护我族裔,福寿安康。
英才辈出,家国栋梁。
德风永续,世泽恒昌!
伏惟尚飨!
附贺词:
徐坤明秘书长代表聊城市徐氏文研究会会长徐学忠、
莘县会长徐明山
在山东省古云镇徐庄祭祖大典上的贺词
维公元二零二五年,岁次乙巳,序属仲春。徐氏子孙谨以清酌时馐,香烛礼乐,昭告于列祖列宗神位之前:
缅祖德而追远,仰宗功以思源
观夫徐氏一脉,肇自上古,承轩辕之正气,继伯益之鸿勋。若木扶桑,光耀东方之野;偃王仁政,德泽江淮之民。千载以降,忠孝传家,诗书继世。或文韬定国,翰林留青史之笔;或武略安邦,沙场立汗马之功。先祖筚路蓝缕,耕读传薪,方使徐氏枝叶繁茂,瓜瓞绵延。
继遗训以自勉,怀至诚而正心
今逢盛世,物阜民丰,然吾辈不敢忘祖训之谆谆:立身当效松柏之劲直,处世须怀瑾瑜之温润。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礼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皆先祖遗教,字字如金玉,声声若洪钟。当以勤勉持家业,以仁厚睦乡邻,以忠义报家国,方不负血脉之托。
聚族众以明志,祈福祉而共荣
今阖族齐聚,少长咸集。稚子诵诗书,展鲲鹏之志;长者抚银髯,述先祖之风。香火氤氲处,见血脉相连之情深;俎豆馨香时,感薪火相传之任重。祈愿列祖庇佑:老者安康享遐龄,幼者聪慧成栋梁,耕者仓廪常丰实,学者文章贯长虹。更愿徐氏子孙,同心同德,光大门楣,使先祖之德,永耀千秋!
伏惟尚飨!
徐氏阖族谨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