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徐氏族谱序言的之浅见
最近阅读部分徐氏族谱序言,经过反复研读和思考,选择感受最深的几点体会写出来,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淄博市徐氏族谱序》第一集,首篇就是昆山县徐氏谱序。这篇序言主要阐述了以下重要的问题,即徐氏源流、昆山县徐氏始祖和明朝初期昆山县徐氏迁移山东之记载。昆山徐氏族谱的修谱时间为明朝嘉靖己酉年,续修时间为明朝万历壬寅年。清朝时期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同治、宣统等六次续修。历经数次战乱之后,民国甲戌年再次续修,然后传承到现在,这是一篇重要的历史文献。谱序记载了明朝初期,移民山东四十四支徐姓祖籍昆山县,因此这个谱序是研究山东移民珍贵的历史资料。昆山县徐姓迁于枣强者五十丁,除留枣强五丁,其余分至山东省。这就说明枣强县当时人口稀少,属于人口迁入地区,并非人口迁出地区。移民山东四十四支徐姓的落户情况,后来做过核对,基本上是准确的。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没有五十人的姓名、年龄的具体情况的介绍,没有详细说明这五十人的具体身份,留下一个历史谜团。另外,其中分到聊城县三人同落东关,最近几年多种渠道寻找无果,下落不明。分到新泰县羊流店的一人,同样也是找不到,原文中的“新台县一人,落杨柳镇”,有可能是笔误。不过,这并不影响这个历史资料的真实性,由于年代久远,历经多次战乱,明朝初年来山东的昆山徐氏,可能有机会迁徙到其他地方去了。然而,明朝时期从河北涿州来的军户,落户到聊城县南关的移民最近被发现,这就是郑家镇王堂村的徐氏家族的始迁祖徐受可,原籍是江西省南昌府武宁县上南乡三十三都。明朝永乐年间,徐受可随驾北征,官居左护卫之职。这就说明,明朝移民中主要还是军户。况且,来山东的方式是多元化,并非只有通过枣强县的“分丁局”中转这一种方式。昆山县徐氏谱序的主题词是移民。
几年前就认真研究过鲁西徐氏联谱的序言。一九二四年鲁西南《徐氏族谱》序言:“苏仍徐国故址,以故苏省昆山徐姓最著,查我族各村旧谱,多系于明之初叶随大元帅天德公由苏北徒,亦多有身列行伍,建功立业屯田于此者,故屯户居多。闻有自晋者来者,亦失国后逃于晋者也。
天德公讳达,字天德,谥武宁,追封中山王,肖像有明功臣庙,我族众多。共近支徐姓之由苏而鲁,天德公之力居多焉。”
序言中的“徐姓之由苏而鲁”“身列行伍”,说的是鲁西南徐氏家族与元末明初由江苏征战到山东的“徐家军”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在的鲁西南徐氏家族,大多为留下来屯田的原籍江苏军士之后裔,与“枣强移民”没有丝毫瓜葛。序言中的“闻有自晋者来者,亦失国后逃于晋者也”,说的是亦有从山西省迁徙来的徐氏。山西徐氏源于徐国亡国之时,流落山西的徐氏族人。菏泽市东明县焦园乡徐夹堤村的徐氏家族,就来自山西省洪洞县。
我曾经去过郓城县,郓城县及其附近许多村庄,就以徐氏命名。徐官屯村,徐厂村、徐庄村、徐楼村、徐桥村、徐营村等,均是徐达的军队曾经的住地,或者是开荒屯田的地方。
据《明史·食货志》载,明政府规定,边地的军队“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屯田的军队将士要向政府交纳赋税,称为“屯田籽粒”。洪武年间规定军屯“亩税一斗”,军屯的税粮是明朝政府的主要收入之一。
明朝实行卫、所制度,一卫约五千六百人。卫设指挥使,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从事屯田的军士保留军籍,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屯田,其余时间轮流驻防。明朝规定,卫所将士必须携带家属,于是,军人和他们的家属共同构成了军屯的主体. 随着时间的推移,至明代中叶,兵士的防卫职能渐失,逐渐变为农民。明朝初年,由江苏征战到山东的“徐家军”将士,就是鲁西南徐氏的源流之一。鲁西南徐氏族谱序言的主题词,与昆山县徐氏谱序的主题词相同也是移民。
这种情况博山区也是存在的。根据龙口市黄山馆镇后徐家村《徐氏族谱》记载,该村徐姓系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省昆山市)徐氏分支。
洪武七年(公元一三七四年),徐达夫人谢氏奉旨率徐达四子徐增寿之子徐景昌,到山东青州府建立军垦官寨(军屯)。军中将士多为徐姓,其中苏州府昆山县徐氏族人最多,因此号称徐家军。徐家军军垦官寨驻地在益都县盆泉一带,其管辖范围是现在的博山区石马镇以及八陡镇。明朝万历年间,徐达十世孙徐弘弼任青州都指挥使司。
徐弘弼生三子,长子徐秉臻,次子徐秉懿,三子徐秉忠;天启四年(公元一六二四年),徐秉懿、徐秉忠奉旨安抚登州府、莱州府,率部队至黄县西南乡小阜观北,建立军事卫所,徐秉懿、徐秉忠分别任正副千总,其家眷由青州府益都县盆泉石马前乡迁来定居。后来,发展为大湾前徐家村和大湾后徐家村两个村,徐秉懿、徐秉忠为两个村的徐姓始祖。徐秉臻等人则留在原地。从洪武七年到天启四年,徐家军在其驻地安居乐业繁衍生息二百五十余年。上面这个具体实例,是根据族谱序言整理的,其实说的也是移民。
二零一八年下半年,我有幸看到博山区八陡镇徐氏族谱。这部族谱序言谈到:“吾族徐氏,明洪武初,自冀州枣强迁来。同胞兄弟原有二人,一讳让,一讳谦,为吾氏所自出。今叙始祖,何止叙让而不及谦也?盖吾氏累世业农,家故无谱。”序言只是提及枣强,没有涉及昆山的字样。当时,就感到有些疑惑不解,认定其中必有难言之隐。明朝移民条律中规定:“凡同姓同宗者不能同迁一地”。“行不改名,坐不更姓”曾是中国文化崇尚的精神风骨,这个移民条律就迫使一些同宗兄弟不得生活在一起,从而导致家族父子兄弟分散异地他乡,有幸隐匿身份在一起者,也被迫改姓。八陡徐氏先祖让、谦兄弟若是移民没改姓,怎有可能一起迁到博山八陡镇呢?大明的移民条律能否对徐氏先祖两兄弟网开一面?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恰好说明让、谦两位先祖,不可能是普通的移民身份,应该是军户身份。明朝中叶,八陡镇徐氏的五世祖徐美,再次移民到当时的东昌府高唐县定居,也就是我所在的这一支。周边的徐氏军户建立的村庄不少,东军屯、西军屯,还有以姓名做为村庄名称的,比如徐文光屯。依次类推,这也是八陡徐氏先祖军户身份的佐证。
后来,根据搜集到的部分史料,写出“博山区八陡镇徐氏先祖源流考”这篇文章,二零一九年开始动笔。边写边改,用了五年的时间,这是第三次修改稿。这篇文章的主题词:军户身份、异地屯田、韬光养晦;主题词共十二个字。其初衷就是弄清徐氏先祖的移民身份,探究徐氏先祖的源流。
身为明朝徐家军的后裔,为了免遭清朝“文字狱”飞来横祸,八陡镇徐氏家族的族贤们,为了免遭报复,隐瞒家族的军户身份、世系、原籍、迁出的时间和地点等,淡化家族从军的这一段历史。正因为是在清朝期间撰修族谱,序言中“……盖吾氏累世业农,家故无谱。”,出现这种说法就不足为奇了。看过族谱序言的人,就认为这是原籍枣强县的农民,没有任何历史背景。像这样不参与山东东部徐氏联谱,属于煞费苦心韬光养晦,避免引火烧身,很可能是为了保护八陡镇徐氏家族族人安全采取的一种策略,亦是保全身家性命的方法。生死攸关之际,总算躲过了一劫。然而,徐氏先祖的原籍至今还是一个“未知数”。解决这个难题,如同大海捞针谈何容易,但是不能放弃,还必须努力寻找突破口,争取得到一个圆满的答案。综上所述,根据八陡镇徐氏族谱序言的内容,其主题词仍然是移民。
明朝以后是否有大规模的移民?回答是肯定的。我查阅过这部族谱,了解到五世祖后人的情况。六世到十世,生活居住在八陡镇,十世孙共有十人,其中徐宝仙出嗣到郭庄。十一世孙共有十七人。十二世的永字辈,有永具、永顺、永博、永德、永长、永周、永举、永金、永维、永塘、永宋等,共计十一人,比十一世减少六人,看来这是一个不完整的记载。更让人感到惊讶的是,族谱记载到此为止。十三世孙及其以后,没有任何文字记载。据说,上述十二世孙的这些人集体“闯关东”,离开了八陡镇去向不明,至今没有取得联系。族人的失联,对于族谱的全面性、完整性、系统性,构成了挑战,必须向失联的族人发出诚挚的呼唤。“闯关东”是中国近代向东北大规模移民运动的简称,从清朝末年开始,移民运动持续一百多年。“闯关东”的人口数量在三千万左右,其中山东人占百分之八十。用保守的观点估计,徐氏族人“闯关东”的人口突破一百万。徐国文化研究离不开“移民”,“移民”二字是徐国文化的一部分。“移民”这个课题,实在是太大了。
最后,我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族谱序言进行反复推敲,质疑徐氏先祖的某一段历史,指出序言里的某些失误,丝毫没有针对修谱先辈的轻慢之心,反而崇敬之心更加强烈,这是因为探究的本身,是尊重历史、珍惜历史、传承文化,就是对先辈们最好的致敬。
我本人研究徐国文化起步较晚,水平不高,希望在专家、学者的指导下,不断提高自己。对于徐氏宗亲来说重在参与,同时要尊重历史,尊重科学,以认真严谨的态度研究徐国文化,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徐炳炎 2025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