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赣宗亲正在筹备鄱阳凰岗徐氏世系联谱工程
急 寻 ! ! !
凰岗始祖徐密公之孙一公二公四公五公之后裔
我们是凰岗世系联谱筹委会负责人,由于皖赣两地宗亲正在筹备开展联谱工程,急需在浙江、江苏、福建、广东、湖北、湖南等省寻找凰岗徐氏始祖密公之孙一公、二公、四公和五公的后裔。
(一)凰岗徐氏家族简况
凰岗徐氏家族起自唐末,其一世祖讳密,字布卿,时称大太公,原籍浙江龙泉(或曰处州,龙邱),乃天洪公次子,生于唐僖宗乾符六年,即公元879年,距今1141年;唐昭宗天佑甲子科(904年)进士,职授郎官;后唐庄宗同光甲申(924年)解组南还,道经饶州之凰岗(即今鄱阳县凰岗镇),见山水秀丽,遂居焉。
大太公生一子,讳清,字濂溪,时称小太公。小太公生七子,其中三公、六公和七公居凰岗,至今已经繁衍三十多代,主要分布在江西和安徽多地,有些又逐渐徙迁至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初步统计,目前他们的后裔已超三十五万。
小太公的另外四个儿子,即一公、二公、四公和五公从凰岗先后返回浙江龙泉,他们的后裔更多。凰岗老谱载:开基之初,尤与浙处(浙江处州)同派,是以四世念派三十二人,凰岗五人,浙处二十七人。也就是说,小太公的孙子“念”字辈的有32人,其中凰岗三、六、七公之子仅5人,而返回浙江龙泉的一、二、四和五公之子有27人。遗憾的是,浙江龙泉与江西凰岗的后裔多年就失去了联系。是什么原因造成两地一家人失联了呢?我们查遍了凰岗所有老谱均无任何记载,也许是战乱灾祸或者其它什么原因?我们百思不得其解。
大太公殁于公元933年,安葬在凰岗高家嘴,小太公亦安葬此地,均是夫妇合葬。此地系风水宝地,由唐末著名地师廖羽先生所勘定。然而,这座千年祖陵年久失修,杂草丛生,凄荒踏陷,且有盗挖痕迹。
![]() |
近些年随着太平盛世、国泰民安,2017年由皖赣两省多地的凰岗徐氏后裔齐心协力,共襄是举,修复成千年祖陵。陵园规模宏大,园景庄严肃穆,宗亲祭祖频繁,各方交口称赞。祖宗昭衍,家族幸甚。
修复好的凰岗千年祖陵
(二)凰岗徐氏世系联谱
随着凰岗徐氏祖陵的建成,不少宗亲提出下一步进行凰岗徐氏世系联谱的设想,其主要原因基于以下几点:其一,历史留传下来的凰岗徐氏老谱比较完整。其二,凰岗徐氏支派虽多,分布广泛(主要在江西和安徽两省),但绝大多数分支历来重视家族传承,随着近些年盛世太平,多数分支都重修了新谱,所以为联谱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目前以皖西南徐氏文化商业联谊会为首,皖赣两地宗亲为主已经成立了凰岗徐氏世系联谱工程筹备组委会。打算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分三个阶段完成凰岗联谱工程(具体参阅本会通告二)。
在此筹备凰岗联谱之际,我们情不自禁地想念起从江西凰岗返回浙江龙泉的一公、二公、四公和五公及其众多后裔。他们现在居住在哪儿呢?
近几年我利用宗亲联谊的机会,曾经好几次委托浙江省徐氏总会的徐宏秘书长,并通过他联系上了浙江龙泉徐氏宗亲会的领导(如志成会长、达友副会长、承关秘书长等),据徐宏和承关宗长说,他们经过认真查寻,至今没有获得凰岗世系后代的任何信息。
我至今难以相信,尽管历经一千多年的沧桑巨变,密公第四代(即一公、二公、四公和五公的27个儿子),他们的传承下来的后裔肯定很多,不可能行迹信息全无,是否因为战乱或者各种灾祸的原因,又迁徙到其他省份去了呢?为此,我们敬请
浙江、江苏、福建、广东、湖北、湖南等省各地的徐氏宗亲联谊会以及各个徐氏宗亲网转发此通告,烦请所有宗亲们转告此信息,帮助我们寻找到江西凰岗徐氏始祖徐密公之孙一公、二公、四公和五公的后裔。并及时向我们通报信息。谨致最诚挚的感谢!
联系人:徐一明(微信号:xu13866096080,电话13866096080)
徐水印(微信号:wxid_5qaoat84hnj022,电话:18956990500)
2020年8月22日于安庆
注:徐一明系安徽省徐氏文化商业联谊会文化会长,皖西南会长。
徐水印系安徽省徐氏文化商业联谊会文化会秘书长,岳西县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