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豹公墩属于汉代古墓群的解释
宗亲你好!
你提出的豹公墩古墓群经考古认定属于汉代古墓群的问题,代表了许多宗亲对始祖陵的疑问,现解释如下:
我们知道,徐氏始祖若木公和初期几代先祖所处的年代是夏朝时期,距今有四千多年历史。而中国的墓葬制度是周朝后期春秋战国时才逐渐形成,到秦汉时期趋于完善。在若木公所处的时期,对死亡的人是“不封不树”的。
所谓“不封不树”?我们在历史教科书中可以查到。即那时候古人死亡后既不堆土为坟,也不作标记,平埋在草地下面。古代的“不封不树”是人类历史上最初的墓葬形式之一。自远古以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不封不树”是普遍存在的。《周易-系辞下》记载:“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意思是说,古时候的丧葬,是用厚厚的木柴覆盖尸体,埋葬在荒野草地中,不聚土为坟,不设立标志,丧礼期限也没有固定的数目。由此可知,徐氏始祖若木公等人的墓葬在当时是没有封土的。
“墓”,上古时期掘塘穴葬棺木,盖土与地平,不植树设立标记者称墓,以后才泛指坟墓。“葬”字的本意,是把尸体掩埋在草地中,以后泛指处理死者遗体。“坟”为埋葬去世的人而筑起的土堆。“陵”,《说文》解释为大阜也,引申指帝王的坟墓。
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刨土坑掩埋尸体,是不堆坟头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墓葬制度亦发展完善,到了周朝后期,中国的墓葬制度才逐渐形成,出现陵墓坟头。春秋战国时代,在墓葬上堆土造坟丘,慢慢地演变成了一种风俗,甚至发展成为对一些地位尊贵死者的一种礼遇。
秦汉时期,由于开始有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封土”变成了堆积帝王陵墓的专用词,帝王的墓地更有了专用词——“陵”,比如秦陵、茂陵等。现在我们所说的豹公墩古墓群是汉代墓葬制度比较完善之后,当时的徐姓有识之士根据老辈人的口口相传或某种记载,意识到自己的始祖葬在那里,应该封土修建陵墓以便凭吊祭祀,才逐渐堆建形成的。不过,那时候的徐氏先人由于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只知道始祖若木公等人安葬在那个地块,并不知道安葬的具体位置,只能堆出高阜以志纪念。
近年来有人指出,“始祖墓没经过考古发掘,缺乏重要依据”,显示出他对古代的墓葬知识还不够了解。试想,四千多年前中国连墓葬制度都没有形成,谁能从墓地发掘出重要依据?对于徐氏始祖若木公及以后几代先祖在那片占地十多亩的豹公墩上安葬的确切位置,前人不知道,后人更不清楚。
不过,秦汉代以后中国墓葬制度形成完善了,有些徐氏后人去世后,随葬在徐氏先祖墓地,甚至是一种荣耀。秦汉以后安葬去世的人,是造墓室、堆坟头的。造墓室就需要砖瓦等物料。所以在豹公墩上的古墓群中出土发现秦砖汉瓦就很正常了。考古学家根据出土的砖瓦等物品,认定豹公墩为汉代古墓群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并不与四千多年前的若木公等人葬在豹公墩的家谱记载相矛盾。
清代康乾年间安徽歙州谱牒学家徐禋(读因)在编修《新安徐氏宗谱》时,根据历史记载和先辈谱牒文献,得知徐氏源出东海,徐氏始祖若木公至豹公等人葬在“东海郯城北七里”,便会同徐道鸣、徐亦政等先人长途跋涉,“不惮往还四千余里,……抵山左之郯城”实地寻访。由于徐禋一行到郯城实地寻访没有得到确切答案,不知道始祖等人安葬的具体位置。于是他在编修的《新安徐氏宗谱》中,照抄前人记载“……豹公,以上葬东海郯城北七里”后,又不无遗憾地加上四个字“今往无考”,既忠实保留了更早徐氏家谱的记载和他的认知,又如实记录了他们一行来郯考察后的结果。这一方面说明大约300年前的谱牒学家徐禋先生治学严谨,对于修撰家谱认真慎重,同时也反映出徐氏始祖居地在他们一行心目中的认知和对始祖的敬仰。不然,安徽的徐禋一行是不会劳神费力往返数千里,亲自到郯城寻访始祖陵的。
最近有人在网络上发文质疑豹公墩始祖陵,说是二十多年前他到始祖陵只看到一片逐渐隆起的高地,没看到坟头,便以此否定徐氏始祖陵的存在。这说明他的这个认知很片面,不了解夏朝的“不封不树”。秦汉以后徐氏后人随葬在始祖墓园,使之成为家族墓地是合乎常理的;秦汉以来徐氏后人为追念先祖把陵墓封土增高逐渐形成高阜是实际情况。考古工作者在豹公墩古墓群通过勘探考定“豹公墩古墓群”为西汉墓葬群,在那里发现秦砖汉瓦就是文物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