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祠堂祭祀活动有感
(2018年12月16日·徐恒裕)
今天上午,我冒着严寒从江西九江专程赶来安徽枞阳小嶺徐氏永思堂祠堂,参加祠堂2018年冬至祭祖暨祖宗牌位升堂仪式。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参加这项活动,是一次很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洗礼。隐约记得我父亲曾携家兄恒祥于1946年到过祠堂,参加清明祭祖活动,家兄恒祥在中学读书时,可能还得到过祠堂的资助。
小嶺徐氏永思堂宗祠,位于安徽省枞阳县柳峰山山脚下的白湖乡小嶺村。祠堂是2014年在原祠堂倒塌之旧址上,按照中国祠堂古建筑风格重建的,规模为五开三进,建筑面积1008平方米,高大雄伟,庄重肃穆。门牌由四根大红圆柱撑起,有三层重檐上翘棱角,雕梁画栋,华丽精彩,显得典雅壮观。在四根红柱之间,悬挂四个大红灯笼,门牌中间有“徐氏宗祠’’四个大字,特别醒目。祠堂大门设计独特,有宽厚的中门和两边侧门,全是木质结构。当打开中门时,传出一种清脆悠扬而又厚重之声,使人有一种庄严肃敬的感觉。进入中门,有“宗祠简介”,然后是“永思堂”,这是追思祖先的地方。最里间便是“祖宗堂”,这里供奉着先人牌位和供人祭拜。在“永思堂""祖宗堂"前面,均有宽敞的庭院。祠堂两旁墙壁,刻有族人建祠捐款的名单。走出祠堂,大门前有宽阔的广场,广场前面是水塘、稻田,远处层峰重叠、青山绿水,颇有一种灵境和气势。人们说:这是藏龙卧虎的风水宝地,所以人丁兴旺,人才辈出。在祠堂东侧,有宽大的停车场,建有办公室、餐厅、卫生间等设施。
这次活动由祠堂宗亲理事会徐大中会长组织。大中会长我是第一次相识,英俊潇洒,给人一种清秀儒雅的感觉。我俩是同辈(18世),他比我年龄小,今年71岁,曾任庐江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61岁退休,正处级。他长期在基层工作,担任庐江县城关镇党委书记17年,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很强的组织领导能力。他崇敬先祖,热爱宗亲,2013年组织一批热爱宗亲的人,在无资金、无图纸、无经验的条件下重建徐氏祠堂,靠着艰辛努力和族人支持,终于在2014年10月1日将宏伟的新祠堂峻工落成,使祖先牌位有了尊贵的供奉位置,给族人祭奠活动提供了极好平台,也为族人寻根追祖找到了源头。
徐氏家谱编修也是在大中会长的主持下,与祠堂重建同步进行的,在原九修家谱的基础上,进行了十修,使大家有了现在的新家谱。据说历修谱序多为名人雅士所作,其中五修谱序由桐城人清朝宰相张英所作,七修谱序由山东德州人清三朝重臣、太子太师卢荫溥所作。
上午10时,由徐光发常务副会长主持,宣布祭祀活动开始。光发副会长是一位铜陵市企业老总,身材高大,声音洪亮,普通话很标准,有丰富的主持经验。整个祭奠活动程序妥当,组织严密,庄重严肃,如果能多几个助手,活动秩序会更好些。副会长徐亦斌,原为白湖乡政府干部,我接触过两次,他很熟悉乡情、民情和地理,为人热情,工作积极,办事严密,在整个活动中忙里忙外,可佩、可敬!
祭祀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先人牌位入堂仪式。从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南宁、合肥以及桐城、庐江等地赶来的族人,约有200多人,大家齐聚广场,每人配发一条红色围巾挂在胸前,既显示了家族兴旺红火,也给祭奠活动‘增添了隆重的色彩氛围。祠堂门前摆放着从17世到23世先人牌位74尊,在奏乐声中,大家先向先人牌位三鞠躬。然后,主持人按照1、2、3、4房支顺序,逐一请族人上台,先净手,再捧上自己先人牌位入堂安放。
我是第3大房,主持人首先呼叫了我的名字,我带领侄儿们上台,净手,捧起先人牌位。当我双手捧着父母的牌位时,内心涌起一阵悲楚。父亲64年前就离开了我,我没有为老人家尽过孝心,母亲23年前也走了。我双手恭敬地捧着牌位,跟随大家,缓步进入祖宗堂,将牌位恭放在贡桌上,然后由工作人员按世祖顺序摆放。让父母、伯父伯母、叔父叔母归祖认宗,不再让他们散落在荒郊野外,成为孤魂野鬼,了确了我多年的心愿。牌位制作很精致,如果随着祠堂祭祀改革,牌位上能镶上照片,那就更会增加族人对先人的追思。我已80多岁了,年事己高,一生在外飘泊,没有为父母尽孝,等到我百年之后,一定交待我的子孙,把我的牌位送入祠堂,长年依附于先祖和父母膝下,在天堂为他们尽孝。
第二阶段是冬至祭祖活动。大家在祠堂门前又重新列队向祖先三鞠躬,由徐光宇老师宣读祭文。然后在双人抬的大锣、大鼓的渲闹鼓乐声中,大家来到“祖宗堂”前,先由大中会长拈香叩拜、进奉贡果,尔后大家每人燃香3支,按序进堂祭拜。因人数太多,过于拥挤,我只好在门前庭院恭恭敬敬地叩首祭拜。族人带来的香、纸、鞭炮、烟花很多,香纸在香炉中燃烧,浓烟滚滚,鞭炮、烟花在广场和稻田中燃放,响彻云宵。
祭祖结束后,大家在食堂就餐,餐厅较小,人员拥挤。侄儿徐杰是安徽省党校办公室主任,早上从合肥赶来,他要请我到城里宾馆就餐,我不同意,一定要亲口品尝祖先曾世代耕种过的这块土地上产的稻米蔬菜的乡土风味。
徐氏家族,自轩辕帝赐姓以来,已有四千多年历史,曾涌现出无数辉煌人物,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著名宗族之一,值得我们无比骄傲和自豪。我们枞阳小嶺徐,始祖从江西婺源迁来至此,辛勤耕耘,生生不息,近七百年间已繁衍20多代,十修宗谱登记时,永思堂有26600多人。据说当时修谱时间仓促,遗漏很多,实际有近3万5千多人,而小嶺徐则有7万多人,分布在全国各地生活和工作。就以我个人来说,曾在安徽生活20年、在福建生活战斗30年、在江西生活工作30多年,孩子们现在分别在北京、南京、上海、青海等地工作,他们无论在哪里,即便距离祖籍地千山万水,仍然都是枞阳小嶺徐氏家族中的一员。
今天我们参加祭祀活动,就是来崇敬先祖,追思先人,缅怀先辈,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现在。我们将继承祖训、家训,弘扬一切好的家风、家教和传统,做到代代相传,不断弘扬光大。国家和民族越强盛,我们徐氏家族和中华所有氏族就会越兴旺。我们一定要教育引导家族每一位成员,坚定不移地爱党、爱国、爱中华民族、爱家乡的山山水水,子子孙孙紧跟中国共产党,把徐氏家族的力量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洪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不懈奋斗努力,做出徐氏家族应有的贡献,发出新时代灿烂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