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这次会议的举行,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徐文化历史研究,搞好古徐国君王陵即中华徐氏始祖陵的开发建设,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郯城县徐氏宗亲联谊会成立大会暨冬至祭祖仪式上的讲话
(2008年12月20日)
我国的传统节气“冬至”将临。按照我们当地的风俗,冬至到来之际,要对逝去的先人进行祭祀,追念祖先恩德,以求祖先庇佑。今天,来自郯城、苍山,江苏新沂、盐城,河北沧州等地的徐氏宗亲,集聚一起,共商弘扬祖德,建设祖陵,和谐发展大计,公祭中华徐氏始祖。首先,我代表郯城徐氏宗亲联谊会筹委会,对各位宗亲冒着凛冽寒风,不顾路途遥远,前来赴会,表示诚挚的敬意。对郯城徐氏宗亲联谊会筹委会的组建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我国历史上,创建于夏朝初期的徐国,曾经是鲁南苏北淮河流域盛极一时的方国。据史料记载,当时东夷部落首领若木,因其父伯益佐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徐,后人以国为姓,史称徐国、徐夷、或徐方。徐国从夏朝立国到至公元前512年(周敬王八年)被吴国所灭,前后传位44代国君,历时1900多年。而当时徐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就是在历史上被称为“徐州”州治或“东海郡”郡治的山东省郯城县以及周边地区。徐国开国之君若木,和其后数代国君,如征国、房、仁、豹诸公,均葬于“东海郯城北七里”,就是在大家通常所说的“豹公墩”。目前,全国甚至海外所能收集到的各种徐氏谱牒和古今历史资料中,开篇或前言均有与此内容大致相同的记载,至今没有二说。
当时在东夷集团中,徐国的势力逐渐强大,范围逐步扩张。《史记》记载其辖地为“海岱及淮惟徐州”。就是说,它的势力为东至黄海、北至泰沂山区、南至淮河流域。据山东省政府原文化顾问、已故著名历史学家徐北文教授考证,徐国的势力甚至一度向北扩张到了河北的徐水。特别是到了第32代国君徐偃王时期,徐国一度成为东夷集团30多个诸侯国的霸主,直接威胁到西周王室的安全。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周穆王决定派兵征讨徐国。徐国偃王是位仁义之君。他意识到战争会伤及部下、宗亲,于是“不忍斗”,率领族众一部分向北撤退到老根据地,就是郯城以西、现在徐州东部的徐山地区;一部分向南迁徙,转移到江浙一带定居。自此以后,徐国国势渐微,最终导致失国。
当时,西周穆王见徐国采取退却忍让不抵抗的策略,也就没有穷追猛打,使得徐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和势力还是相当巨大。所以《禹贡》等书在编纂之时,将我们这一地区仍然称之为“徐州”。当时,郯城为“徐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在的徐州古时候叫彭城)。秦汉时期推行郡县制。以郯城为中心的“徐州”这片地区称之为“郯郡”或“东海郡”。当时的“东海郡”曾经下辖三十多个县。郯县县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东海郡的治所。因此,我们徐氏的堂号一般叫做“东海堂”。这是我们郯城徐氏宗亲引为自豪的。前些日子,我们曾经分别到外地与徐氏宗亲联谊,包括到广东与台湾世界徐氏宗亲总会的宗亲们联谊。问及他们的堂号,皆称东海堂。他们在大会上介绍我们是老家来的宗亲,见了我们都十分热情亲切。
刚才说过,徐国灭亡后,徐姓人氏并未遭到大规模的屠杀和清洗,徐国当权者好多变成了战胜国的侯爵,徐姓民众或继续留在本地守家,或四散迁徙外出谋生,反而使得其活动范围更为广泛,分布定居于中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特别是明代以后,南方江浙沿海地区徐姓人氏借助航海工具,到东南亚诸国及海外谋生,从而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徐姓人氏繁衍生息。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徐姓人口在全国人口排序中列第十一位。在历朝历代中,徐姓都为梁柱之姓,成为我国各姓氏人群中的一大望族。
由于徐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徐国文化独树一帜,使得徐姓名人在各个历史阶段都曾层出不穷,且卓有建树。仅以郯城县为例,历史上这里出过七位宰相(或相当于宰相之职),有史可查的徐姓就占到四位。如徐羡之、徐湛之、徐孝嗣、徐孝穆等。另外,以清正廉明著称于世的徐勉,以编纂《玉台新咏》享誉文坛的徐陵,曾任唐代司刑卿的著名政治家徐有功等,都是郯籍人士。就连考定《元嘉历》的古代著名天文学家何承天,其母亲也是郯城徐姓人氏。
如今,郯城县徐姓人氏仍十分兴旺。郯城县流传一句民谚叫做“郯城县,徐一半。”指的就是郯城县徐姓人口众多的意思。全县单纯以徐姓命名的村子就有20多个。如:徐庄、徐集、徐圩子、徐出口、徐蒲坦、徐大墙、徐海子、徐林等。很多郯城籍徐姓人氏还在各级党政机关中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或成为各行各业的名流,功业著及海内外。如20世纪80年代初期曾任郯城县人民政府县长的徐祗琦就是郯城县归昌乡人。他的儿子现在已成为我国一个大型企业集团的总裁。
大家知道,郯城是早期徐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徐姓血缘始祖伯益和徐国开国之君若木以及其后多代君王,葬于郯城县城北七里的“豹公墩”古墓群。这一事实是目前所收集到的海内外各种徐氏谱牒和历史资料所共认的,毫无争议。这就使位于郯城县的中华徐氏始祖陵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唯一性、始源性。所以,我们当地的古徐国君王陵“豹公墩”,被称作“中华徐氏始祖陵”。
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徐氏始祖“葬于郯城北七里”仅限于谱牒史料记载,并没有多少人到实地进行仔细的考察和严密的论证,更谈不上宣传提升始祖陵的知名度了。古徐国君王陵豹公墩延续保存4000多年,历经风雨沧桑,特别是文革期间整地运动,更把这座古老的陵墓削平了不少。致使许多宗亲竟然对始祖墓地究竟在何处,不是多么了解,对豹公墩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潜在的历史作用,存有一些模糊认识。针对这个情况,我们从1997底开始,在有关专家、学者和部分族人的支持引导启发下,组织撰写了《豹公墩考》、《郯城徐氏的历史与发展》、《山东郯城豹公墩 中华徐氏始祖陵》等文章,在全国一些书籍、报刊、网络媒体以及台湾世界徐氏宗亲总会会刊发表,引起了海内外专家学者和徐氏宗亲的强烈关注和极大反响。
为了弘扬祖德,让后人知道始祖陵的所在,我们于1998年清明节在始祖陵竖起了第一座纪念碑。之后,我们积极到山东成武、郓城、枣庄、平邑、江苏新沂等地,与当地徐氏宗亲联谊,到江苏赣榆县徐福会访问。两年后的清明节期间,我们在豹公墩始祖陵前举办了一次规模较大的苏鲁豫皖四省三十八个县市的徐氏宗亲联谊祭祖活动。在那次活动中,鲁西南统系徐氏宗亲和江苏省新沂市徐氏宗亲在始祖陵前树立了两块祭祖碑。当时的郯城县政府副县长李宗涛先生专门到场致词。
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对于扩大始祖陵的影响,提高始祖陵的知名度,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并由此取得了临沂市委、市政府和郯城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郯城县政府专门发文把豹公墩古墓群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临沂市委原书记李群,临沂市副市长王晓曼,中共临沂市委原常委、宣传部长徐志顺等领导同志多次亲临郯城豹公墩视察,对保护建设开发中华徐氏始祖陵,利用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做出重要指示。临沂市政府专门拨款8万元用于中华徐氏始祖陵的保护和修葺。郯城县政府副县长韩明林先生多次主持召开不同规模的会议,倡导有关单位集资修建徐氏始祖陵。
2004年,临沂市主要领导同志指示,由临沂市望族文化研究会和郯城县人民政府联合署名,由市政府财政拨款在豹公墩古墓群前树立中华徐氏始祖陵纪念碑。纪念碑碑文由临沂市政府史志办负责同志起草,临沂市主要领导同志审定。由临沂市主要领导担任名誉会长的临沂市望族文化研究会,专门在郯城县设立了徐国文化专业委员会,并指定郯城县政府办公室一名副主任担任会长,日常工作事务由郯城县政府史志办负责。在中华徐氏始祖陵纪念碑树立过程中,县政府专门派员到南京邀请徐姓著名书法家题字,韩明林副县长多次前往纪念碑制作地点费县进行督导,并对使用地块进行协调,从而使高大巍峨的始祖陵纪念碑得以矗立在我们面前。
近年来,我们先后接待过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台湾、安徽、四川、山东龙口、河北盐山、江苏扬州、赣榆等地以及徐州市徐文化研究会的领导、专家、学者、实业界人士和部分徐姓宗亲前来指导视察,拜瞻祖陵,增加了始祖陵的人气,提高了始祖陵的声望,进而扩大了郯城县的影响,提升了郯城县的知名度。
豹公墩徐氏始祖陵是郯城县得天独厚、极具潜力的人文历史资源。开发利用好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对于弘扬传承民族文化,扩大郯城县的影响和知名度,并使之转化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快郯城县旅游业和相关产业以及招商引资的步伐,促进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无疑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和重要深远的意义。
对此,郯城县委、县政府是比较重视的。开发保护利用中华徐氏始祖陵,被写进郯城县《政府工作报告》,列入《郯城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不过,由于县政府工作繁忙,经济建设项目繁多,不可能腾出很大精力,拿出许多资金投入到开发建设中去。这就需要调动我们民间徐姓人士的积极性,来共同为之努力。因此成立一个广泛性的徐氏宗亲民间联谊组织,帮助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很有必要。对于我们徐氏宗亲联谊会的宗旨、任务、要求等,我们的联谊会章程已经写的很明确,我就不再赘述。下面仅就几点想法提出以下意见,供宗亲们参考。
一是郯城徐氏宗亲要本着“天下无二徐”的原则,摒弃那种惟我独尊、唯我正宗的陈腐观念,最大限度的求同存异,加强与海内外徐姓人士的联系与协作,增进团结,增进友谊,动员全县徐氏宗亲紧密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在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是认真搞好徐国历史文化研究。当前要搞好郯城当地徐氏谱牒的整理发掘理顺工作。要去除攀附心理,实事求是的对待自己祖源。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祖先是穷人而感到羞愧,也不能因为别人的祖先曾经显赫,就攀附人家。一些修谱人员要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以对祖先负责,对后世负责的精神,握正自己手中的笔,杜绝随意排序随意给人家找祖先定祖名的现象。要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对于一时查不清的历史遗留问题,允许搁置,留待慢慢考证。切不可盲目行事,自作主张,随意编谱。万万不可使错误的结论谬种流传。
三是要本着对待祖先的虔诚之心,大公无私、秉公办事。我们的宗亲联谊工作是:上对列祖列宗行善事、尽孝心,下对阖族宗亲做奉献、尽义务,来不得半点私心杂念。各位宗亲在此项工作中有何表现,列祖列宗看得清楚。善恶自有报,好歹定分明。我们只有尽力为祖先争光、弘扬祖德的义务,绝不能给祖先抹灰。我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无论是农民、是干部或者企业家、大老板,我们的一言一行要对得起祖先的教诲。我们的祖先讲究团结友善、“不忍斗”,讲究清正廉洁、不谋私利,讲究修身处世、服从大局,讲究隐忍自强、艰苦奋斗,讲究无私奉献、拼搏进取。因此,我们每位宗亲在实际生活中一定要讲团结、讲风格,作遵纪守法的公民,作和谐社会的模范,在万众一心奔小康的征途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会之后,请各位宗亲认真传达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对全体宗亲讲明宗旨,克服疑虑。同时要注意方式方法,本着要把好事办好的原则,执行联谊会部署的任务,推选出德高望重、热心族事、大公无私、又有一定热情和文化素养的人,搞好徐国历史文化资料的研讨发掘工作。实际操作中要提倡献爱心、讲风格、讲奉献,切忌简单行事。要量力而行,不要摊派钱财,避免引发矛盾,使工作造成被动。我相信,在各位宗亲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联谊会的工作定会顺利开展,达到预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