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官方微信

  • 微博
  • APP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徐氏资讯齐鲁大地的移民:胶东半岛上的云南与小云南的移民记忆

齐鲁大地的移民:胶东半岛上的云南与小云南的移民记忆

   2020-10-29 IP属地 山东18660
核心提示:齐鲁大地的移民:胶东半岛上的云南与小云南的移民记忆(上)原创江南蓑翁2019-11-27 07:30:00导语:在华北地区广泛流传着洪洞大槐树移民的说法,此外在山东西北部存在着枣强移民的传说,而在胶东半岛上,则流传着祖先来自小云南,云南的记忆。本文将对胶东半岛的这一移民记忆做初步的探讨。与洪洞大槐树移民的历史背景相似

齐鲁大地的移民:胶东半岛上的云南与小云南的移民记忆(上)

原创江南蓑翁2019-11-27 07:30:00

导语:在华北地区广泛流传着洪洞大槐树移民的说法,此外在山东西北部存在着枣强移民的传说,而在胶东半岛上,则流传着祖先来自小云南,云南的记忆。本文将对胶东半岛的这一移民记忆做初步的探讨。

与洪洞大槐树移民的历史背景相似,明朝建立之初,由于连年的战争,山东地区人口损失严重,明政府有计划地组织了一批移民迁移到山东。云南和小云南移民广泛分布于胶东半岛地区,据地名普查,胶县803个自然村中,云南与小云南移民村落185个,占总数的23.04%。胶南1103个自然村中,云南与小云南移民村落306个,占总数的27.2%。崂山676个自然村中,云南与小云南移民村落372个,占总数的55.3%。即墨1083个自然村中,云南与小云南移民村落230个,占总数的21.24%。但是在胶东半岛北部,云南与小云南移民村落则相对少的多,牟平只有7.18%,文登只有2.52%,比例最高的是烟台市福山区,占比为22.03%,在半岛靠近内陆的地区,云南和小云南移民比例也偏低,如莱西只有4.5%。

1.关于云南与小云南移民的传说和习俗

山东省平度市南村镇马家西埠村一带,流传着大洪水的传说。在这个传说中,山东平度一带在很久之前遭遇过大水灾,洪水来势凶猛,将当地的两目山淹没了两次,后来当地人就把两目山叫做两没山,与两目山类似的是,当地的九目山又被称为九没山,这是因为当时的洪水把这座山淹没了九次。在洪灾过后,山东大地一片荒芜,官府便强迫大批民众从云南迁徙到山东,他们被反绑着双手,从云南走到山东,历时整整三年,所以他们的后代就形成了背手走路的姿势,官府为了防止他们逃跑,又在他们的小脚拇指甲上砍了一刀,因此云南移民后裔的小脚拇指甲是两半的,这批云南移民到达山东后,发现洪水还没有完全消退,在低洼处还有积水,因此选择在高处建村。

除了大洪水传说外,还有一些则是因为元末明初的战乱导致山东地广人稀,官府便组织移民到山东的传说。在青岛的浮山则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明太祖朱元璋曾令明成祖朱棣率领80万大军北上,号称永乐扫北,朱棣带着军队一过长江,就大开杀戒,结果江苏、山东和河北的百姓几乎被杀光,街上丢有金银财宝也很少有人去捡。明成祖继位后,面对山东、河北等地人烟稀少的状况,他决定从山西、四川、云南等三省人口密集地区迁徙百姓到山东、河北和江苏

与传说相对应的,还有一些习俗。在胶东半岛的部分地区还存在着这样的一种习俗,即人死以后,送亡灵回云南老家。这个习俗包含着两个仪式,即“指路”和“送盘缠”。村民死后第二天黄昏,院门外,子女拖着“哭丧棍”,正转三圈,反转三圈。然后,长子(或长孙)长子手持木棍,顿脚哭喊:“爹,爹(母死喊‘娘’),放光大路向西南,千慎万慎苦处花钱!”连喊三遍,谓之“指路”“指路”之后,亲朋抬着纸扎的一辆车、一匹马、一个童子,携带着大量纸钱,一路哭着来到村东的“土地庙”前,长子(或长孙)拿一根高粱秸,顶端夹一张纸钱,手握另一端绕“土地庙”拖着走,谓 之“拖魂”。待觉得高粱秸沉重时,便是拖着“魂”了,把高粱秸(即“魂”)背在身上,放在一把椅子 上,椅子前面有一张供桌,上面摆着祭品—这是请“魂”用餐,好上路。一会儿,估计“魂”用完餐 了,就把它请上纸扎的车,驾好马,那童子便是车夫。家人训诫童子:“吃饭别离车中间,宿店别等 黑天”云云。然后,把车、马、懂子烧掉,并焚烧大量的纸钱———这是送给“魂”回“小云南”老家的盘缠。人死后下葬的墓穴也呈现出南北走向,但偏向西南,烧火盆摆放的方向也倾向于西南的方向。

2.胶东半岛地区家谱的记载

在胶东半岛地区,很多姓氏的家谱上都记载着自己的祖先来自云南或者小云南,即墨 《李氏族谱》记载:“始迁祖福、雄兄弟二人,旧谱说是明永乐二年自云南徙燕京剪子巷,又由燕京来即墨蒲渠,后雄又移居段村。”登州王氏族谱记载,王氏始祖名为王忠,“云南大 理府云南县人。旧传为小云南鸡儿头王家。任邑之登宁场盐大使,卜居古现集之河北村”,亦称王忠“原任山东盐运司胶莱分司登宁场盐课大使, 官署在福山城北盐场村。休致后 , 乐此风土,因留籍 … … 遂世为福山县孙夼社一甲古现集河北村人氏 ”。

牟平尹氏,“原籍云南蒙自县杨柳村,明初迁至海阳上尹家”;平度吕氏,“明末由云南石坪州迁至山东即墨” ;黄县林氏,自称“明代由四川会理县所谓小云南者迁黄”;即墨葛氏称“祖籍本是大云南,迁于即墨崂山前”,栖霞《孙氏族谱》称“我支世居云南… …元末群雄割据,盗贼蜂起,兵来贼去,兵去贼来,西南各省,十室九空。我恢祖乃舍云南之产,迁居山东。”栖霞县 《 米氏 族 谱》 即记载其始祖米强 ,“原籍四川会理县小云南地,明 洪武二年由顺天府徙居山东省栖霞县城东上曲家”; 即墨张氏,“闻先人祖居小云南乌撒卫十字街大槐树底下”,“溯吾张氏,云南故乡。宗长常山、宗次双山、宗三三山、宗四单山, 洪武迁民驱渡长江,路过浔阳,迷失单山,一路查访,无处寻觅,还登州蓬莱城里家焉,七 甲八社,乡称九兰。逊清定鼎,自由自便,先祖宗龙跨海移迁 … …”

在胶东地区,这样的家谱和族谱记载还有很多,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认为自己的祖先来自云南或小云南(四川),或是在政府的强迫组织之下或是为了躲避元末明初的战乱而从云南(小云南)迁徙到山东的。(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参考文献:

1.张金奎:《明代山东小云南移民浅谈》

2.徐晓青:《胶东半岛上云南与小云南移民的集体回忆》

3.吴光范:《小云南考》

4.王玉珉:《小云南迁民释疑》

本文由江南蓑翁团队创作,版权归江南蓑翁团队所有,如有抄袭等侵权行为,本账号保留诉诸法律权利。

欢迎关注头条号/微信公众号/网易号:江南蓑翁

 

 

 

 

 

 

 

 

 

 

 

齐鲁大地的移民:胶东半岛上的云南与小云南的移民记忆(下)

原创江南蓑翁2019-11-28 07:30:00

导语:前文介绍了传说、习俗以及家谱记载中的胶东半岛上的小云南移民。本文探析云南与小云南之间的关系,以及军户卫所移民。

1.云南与小云南的探究

万历《云南通志》记载,

“ (洱海卫)在云南县东,永乐间建”,“演武场在卫城西南。军堡曰白崖 、曰小云南、曰普溯”,“城仓曰洱海卫。屯仓曰小云南川、曰白崖川、曰宾居、曰前所营、曰新村、曰金沧海、曰铁柱、曰许官营、曰小西庄、曰小仙女庄、曰其心庄、曰左所营、曰粟邑、曰季吴、曰大波那。”

这些地方分布在今云南省弥勒县、宾川县和祥云县。明程立本《云南行记》载 :

“姚安西南行百里,曰普溯驿,驿西行五十里为古云南,今称小云南。西南四十里为品甸,今立云南县。”

此外在《滇程记》、《明会典》、《徐霞客游记》和《读史方舆纪要》等资料中也有关于小云南的记载,在这些资料记载中,小云南一般位于云南省祥云县。

在今云南省祥云县,也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一为“小云南,三年两季荒,半夜挑水钩担响,火把节里插黄秧”。二为“好个小云南,三年两季荒,遇上干旱年,水也喝不上。穷走夷方饿奔厂,多少白骨抛远方,只有奶奶坟,没有爷爷坟。”据祥云县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张丽英解释,因祥云县是个高原盆地,坐落在金沙江、澜沧江、红河支流的分水岭上,形如 覆碗,难以蓄水,历史上灾荒频繁,每遇旱灾,外出逃荒的人很多,有‘人间处处有人烟,有人烟处就有小云南人’的口头禅”;‘穷走夷方’是逃往边境和境外少数民族聚居区:‘饿奔厂’是奔缅甸银厂、玉石厂打工;‘只有奶奶坟,没有爷爷坟’,因爷爷逃荒,客死他乡。这种民俗现象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渐消失。

云南省之名的正式确立源自元朝至正十三年(1276年),在这年元朝设立云南行中书省,云南人也素有以大小命名地名之习惯。云南民间素有小广西 、小广南、小昆明的称谓。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 ·云南省》中,带小字的地名有 85个,如石林县有大石林、小石林。小广南在文山州广南县莲城镇西北 5公里,小昆明在今云南昭通,是五尺道上崛起的古城,以其历史上的繁荣,曾被称为仅次于省会昆明的“小昆明”。小广西,是因为历史上有广西省,云南明清时也有个“广西” (广西路、广西府、广西直隶厅、广西县),其址在今红河州泸西县 ,“因比广西省小,故称‘小广西’。

在胶东地区,不少家谱都记载着祖先来自云南槐阴县 、云南凤仪县、云南江州府同州县,云南畅山县槐树底 、云南乌沙 (撒 )卫 。

乌撒卫,据《元史地理志》记载:

“乌撒乌蒙宣慰司 :在本部巴的甸 (今昭通)。乌撒者 ,蛮名也 。其部在 中庆 (昆明市古建置名)东北七百五十里 ,旧名巴兀姑 ,今日巴的甸。”

《明史地理志》记载:

“乌撒军民府:洪武十 五年正月为府 ,属云南布政司。十六年正月改属 四川布政司。十七年五月升为军民府”

由上述史书记载,乌撒卫在今云南昭通一带,所辖地域在滇黔川交界地区。

至于胶东地区流传的云南凤仪县,据 《新纂云南通志》历代建置沿革表载,风仪县:西汉至东晋属叶榆县地 (今大理)。唐武德七年置勃弄,属巨州。为州治。南诏时改属白崖诏地 (今弥渡红岩)。元宪宗七年 (1257年)立赵赕千户,至元 十一年改为赵州,隶大理路。明洪武十五年改名赵喜州,寻后称赵州,属大理府。建国后,凤仪县被合并至大理市,成为凤仪镇,据《大理市地名志》记载“凤仪镇在大理市东南部。距市区下关12公里。……因本镇西部有‘凤山’,其形似凤凰展翅,取有凤来仪之义,故名。唐代以前就已设置县级建制,后蒙氏使赵康居此,因名赵川睑。”

云南历史上瀓江府有 “瀓江县”、“江川县”,曲靖府有同劳县 (西汉元封二年置)、同乐县 (东晋置 ,今陆良县)、同起县 (唐武德元年置 ,今马龙县),广西州 (今红河州)同并县 (西汉 元鼎六年置,今弥勒县),这些地名与江州府同州县十分相似。宋代云南置有秀山郡 (今通海 、建水、石屏等县),元置临安路通海县,通海还有与“槐树底”类似的“龙树脚”、“大树村”及“香树营”、“林家营”等屯垦地名,元时军屯设有临安卫 (今建 水县)、通海卫 (今通海县)、曲靖卫 (今曲靖市)、马隆守御千户所 (今马龙县)、六凉卫 (今陆 良县)等。

学者们的研究表明:通过洪武年间的修治,明初云南建立起四条通往内地的驿道,即普安路、乌撒路、建昌路和粤西路。四条出省驿路中,粤西路通往广西,建昌路通往四川,普安路、乌撒路通往长江中下游的湖广、江西、南直隶、浙江等地区。经贵州至湖广的普安路,为明代云南最为重要的出省驿路。

此外有学者认为小云南和云南并不在云南省,谭雨明认为小云南在山东,其具体地点在今青岛市和即墨市的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心治所在今即墨市鳌山卫。王诵亭和张德玉认为小云南在山西,具体在山西的雁云十六州之地。吕伟达认为小云南在河南省固始县南,夏树藩则认为小云南在贵州省。

2.军户卫所移民的解释

在明朝的官方史书上并没有任何关于政府组织大批百姓从云南迁徙到山东的记载,且有很多族谱记载迁徙时间为洪武二年或三年。但是洪武二年或三年时,云南仍然被元廷梁王部占据,没有纳入到明朝的版图范围之内,明政府是无法从云南组织移民到山东的。且云南离山东距离遥远,自发迁移的百姓数量也不会有多少。

一些学者追溯胶东地区村落的建村史,发现很多村落的建立与卫所有关。明朝建立后,在各地实行卫所制度,在各地都设置了大量卫所,在胶东半岛地区尤为密集。卫所军士另立军籍,军籍世袭。卫所士兵属于屯戍性质,二分或三分士兵戍卫,八分或七分士兵屯田。一些卫所的军户可能外调它地。卫所裁撤以后,军户成为民户,一些人家外迁。

但是也有很多军户世世代代居住在当地,在当地入籍。在云南与小云南迁出的族谱记载中,最多的是乌撒卫,乌撒卫就是明洪武十五年在云南设立的十四卫之一,有学者认为,洪武十四年,明太祖调拨全国卫所的兵士,由傅友德、蓝玉、沐英率领,共计30余万人出征云南,平定云南后,一方面因为部队损失较大,从当地土著中补充兵力,另一方面则将大部分士兵归还建制或调拨其他卫所,征讨云南的卫所士兵来自广东、贵州、湖北、江西、浙江、山西、河南、山东等省,胶东半岛的卫所士兵从云南归来后,便将自己的祖籍地记为云南的卫所。但是为何其他地区都没有留下云南或者小云南的移民记忆,而唯独胶东半岛留下了这样的移民记忆,这是一个很难解释通的问题。

3.蓑翁说

笔者认为胶东半岛的居民大部分是当地土著,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胶东半岛也有很多家谱表明本氏族一直居住在胶东地区,甚至一些记载云南与小云南移民的家谱能看出明显的附会痕迹;二是胶东地区的方言为胶辽官话,与云南的方言西南官话差距甚大,这就表明即使有云南移民迁入胶东地区,也必然是少数,他们的方言迅速被当地方言同化;三是胶东半岛上的大姓姓氏独具一格,如于、姜、丛、曲、宫等姓氏一般常见于胶东半岛,在云南等地极少,这些姓氏都是胶东半岛的特色姓氏。

除了当地的土著以外,相当一部分居民则是卫所军户的后代,这些卫所士兵多来自邻近的江苏、安徽、河南、山西等省,另外还有一部分居民则是其他地方到胶东地区做官、经商的后代,这里面当然也包括云南等地的百姓。

云南与小云南移民是胶东地区众多外来移民中颇具影响力的一支,在从众趋同心理的作用下,大批与云南并无瓜葛的外来人口有意无意地把本家族描绘成云南移民,这就加深了胶东地区关于云南与小云南移民的历史记忆。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参考文献:

1.张金奎:《明代山东小云南移民浅谈》

2.徐晓青:《胶东半岛上云南与小云南移民的集体回忆》

3.吴光范:《小云南考》

4.王玉珉:《小云南迁民释疑》

本文由江南蓑翁团队创作,版权归江南蓑翁团队所有,如有抄袭等侵权行为,本账号保留诉诸法律权利。

欢迎关注头条号/微信公众号/网易号:江南蓑翁

 

 


 
  • 微信

    微信扫码分享

  • 新浪微博
  • QQ空间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或视频来源于宗亲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改或删除,其他网站原创类内容一切版权归天下徐氏网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本站,并注明来源,谢谢配合。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点击验照 鲁公网安备37021102001017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20033  |  鲁ICP备10203768号-64 |  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YB1370211001375
    商标注册证号:®第61593557号 |  法律顾问:刘国栋 律师15965426167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