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上午,在江西宜春万载县,一群从湖南远道而来的客人和当地村民一起,前往一座45位无名红军烈士的合葬墓祭扫,缅怀先烈。
这些从湖南过来的人们,是湖南徐氏宗亲代表。事情起缘于一徐姓红军烈士牺牲前赠予当地村民蓝真才的一枚银戒指。这枚男式银戒,戒面为正方形,上面刻着“徐垂铨章”四个大字,背面刻着“正美”二字。红军战士为何会给蓝真才留下一枚银戒指呢?蓝真才的儿媳、现年78岁的曾先华老人对这枚戒指的来历记忆犹新。
万载县茭湖乡上峰村村民 曾先华:这个戒指是红军拿的,送给我家公的。
曾先华老人说的红军正是1933年4月“株木桥大战”中受伤的徐姓红军,当时被安置在茭湖乡上峰村的红三医院救治。
万载县茭湖乡上峰村村民 曾先华:红三医院就驻扎在这里,伤员也在这里,徐班长眼睛受伤了,疼,我家公拿了鸡蛋给他擦了眼睛,还抓了石蛙和泥鳅给他吃,徐班长就拿了这个戒指给我家公,后来(1934年)就牺牲了,拿了戒指没几天就牺牲了。
直到徐姓红军牺牲,也无人知道他的确切姓名。当地村民将他与其他无名烈士一道集中安葬,自发守护无名烈士墓。
从1950年开始,村民凌端清的父亲就开始守护烈士墓,这么多年来,他们家人风雨无阻都来祭扫、缅怀。
万载县茭湖乡上峰村村民 凌端清:到1950年解放了,我父亲也长大成人了,所以到1950年的时候他就开始祭扫,那时候他就拿铁铲、镰刀为红军烈士墓除草、开沟排水。
红军烈士传下来的戒指经过湘赣两省媒体报道之后,徐氏宗亲在湖南浏阳、平江广泛征集线索,帮助寻找徐姓红军的家属或者后人,但目前仍未找到确切身份信息。
万载县湘鄂赣革命纪念馆原支部书记 王练:村民们自发守护无名烈士墓,说明了万载人民与当年红军的浓厚感情,村民们的世代守护,体现了革命精神、红色基因的代代相传。(编辑 黎佳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