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家族精神遗存
——莘县张鲁镇菜园村徐氏续修家谱活动纪实
“我从哪里来?”中国人选择用具象的家谱回应抽象的哲学追问。这用墨写就的历史书页,延续着家风、家训与海内外交流的精神血脉,如今在鲁西大地山东省莘县张鲁镇菜园村又获得人们青睐。 “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具有强烈家国情怀的中华传统文化,将家谱与州志、国史相比肩。作为记叙血缘家族世系及事迹的历史文献,家谱蕴含着一定的人文教化作用。
2020年5月21日上午,在这个不平凡的夏天里,应莘县徐氏宗亲会会长徐明山的邀请,聊城市徐氏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徐坤明、监事会会长徐守玉应邀来到县城西五公里外的张鲁镇菜园村共同参与本村续修家谱活动,10时,我们刚一下车,早已等候在大队部的徐振鹏书记,徐福来主任以及各门谱支系的老族长,热情地把我们一行四人迎进办公室,宾主简短的寒暄之后,就切入了正体,本村徐氏家谱毁于上世纪文革,村东有断碑可考证一二,从族长口口相传,本村徐氏明朝洪武年间迁自登州府莱阳县徐家堌堆,本县俎店镇马屯村、王安洲村徐氏均迁自菜园村,三个村居住有徐氏族人,一两千人之重,乃鲁西徐氏名门望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本村的双贞节牌坊,雕梁画栋甚是排场!皇帝亲赐黄马褂、裤、靴、外翰林牌匾均毁于那一场文化大革命(此处省略部分内容,经历过的人都懂的),族人甚是惋惜!!本村原名何庄,不知何时、不知何故变为现在的菜园村,原县志不曾查到出处,据族长口传介绍,当初长支留当地、次支迁莘县、三支迁天津。
在动荡的十年间,中国许多文化古迹遭到冲击与毁坏,难以计数的家谱被当作封建残余,化作一缕青烟。那时,人们审视传统文化遗产的标准有失偏颇。“一家、一族是瓦块,家谱就是将其粘连在一起的钢筋水泥,一个个姓氏的通谱则是垒砌而成的墙体,而民族就是万里长城。”山东家谱研究专家杨宗佑认为,家谱文化是族根文化,是研究民族形成、繁衍之根源的文化,其在研究现存的人与历史的人的传承关系方面价值越来越凸显出来。 “读书明志、以礼自守”“若余之不肖、无足为后人法矣”,淳淳劝诫虽简单朴素,但入情入理。“无德不兴、无信不立”已融入世家大族血液,通过家谱传承下来的家训、家风,对当下社会风气好转一定大有裨益。这是经过中午共同探讨交流大家形成的共识!
下午两点,由于笔者公务在身,老徐家的宗亲不得不依依惜别!
这个炎热的夏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