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填写个人档案,有一项必填,那就是籍贯,这说明每个人的祖籍(老家)的重要性。
人有本,水有源,树有根。我的老家在上虞市下管镇。今年春天,我们兄弟四人从南京起程,去上虞参加管溪徐氏宗谱19次编修圆谱活动,也算是满足了我们对老家寻根探源的愿望。
那天凌晨6时,我们冒着小雨赶赴离别多年的老家。车子穿行在山间,两侧峰嶂叠翠,翠竹?e曳。一条宽三四十米的溪,蜿蜒向东,奔流不息。这潺潺溪流,便是孕育我的母亲溪管溪。老家,我们回来了!
在族长的带领下,我们在始祖桂岩公遗像前烧香祭拜,表达了后人对族谱的敬重。孙中山先生曾论述过族谱:“中华民族,由宗族的团结,扩充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才有的良好的传统观念,应妥加运用。”“依我看起来,中国国民和国家结构的关系,先有家族,再推以宗族,然后才是国家。”
在悠扬的乐声中,我们步入礼堂,见到了我们想念已久的三叔。他是我们家族中有声望的人物中科院院士、著名无机化学家徐如人。他精神矍铄,谈笑风生,全然不像80岁的老人。他与我们几个侄辈聊了许久,仍兴趣盎然。在“寻根”现场,我还见到了几个从未见过面的堂弟和表弟,彼此交谈亲密无间,家族亲情流淌于舜水的血脉之中。
庆典仪式开始,上虞市有关领导和“徐氏宗谱”编修会长发言后,我三叔也发了言。他说:“我非常激动、非常高兴地参加这次庆典。真是很难得,80年来我第一次回到老家,得感谢以徐光华为会长的宗谱编修委员会和各位领导,为我们大家做了非常好的事。……”
一向以“历史文化积淀丰厚”著称的上虞,滋哺养育着一批文人志士走出山村,为国为民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主席台的背景是五经牌坊和应乾塔的完美结合,衬托出上虞人杰地灵,让我们后人为之骄傲,也感到责任重大。
这次回老家寻根获得的最珍贵礼物是:20卷沉甸甸的家谱,记载着700多年来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在管溪母亲河的滋润下繁衍,代代相传。这宗卷寄托着祖先的灵魂,对后人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可从中了解我们的祖训、家训,以祖为荣,以祖为鉴。
我们弟兄四人迫不及待地翻阅,其中第六卷上记载着徐浩家族从21世孙到25世孙,记载得那么清楚,尤其是从我父亲、二婶婶、三姑妈、小姑妈、三叔叔和三婶婶,一直到我们后代,从事教师职业的多达30多人,可谓是“书香门第”。
惜别老家后,我们回到南京,立即相邀另五个姐妹,把家谱及现场录像放给她们看,共同分享老家的至爱亲情,也希望老家“管溪文化”得以继承光大,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