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蓬山位于慈溪市龙山镇,属四明山余脉翠屏丘陵东端,地理位置优越,西接杭州,南靠宁波,北与上海隔杭州湾相望(处于杭州湾大桥的桥头堡),秦时为会稽郡句章县的出海口。达蓬山原名香山,因山上多香草而得名,据宋宝庆《四明志》慈溪县卷记载:“大蓬山又名达蓬山,在县东北三十五里。秦始皇东游,欲自此入蓬莱仙境,故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公元前210年(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第五次东巡,“过丹阳,至钱塘,临浙江……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遂遣方士徐福自此前往蓬莱仙岛求取长生不老之药。“方士徐市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秦皇帝大说,遣振男女三千人,资之五?种种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西晋著名文学家陆云在其《答车茂安书》中,对此作了补充:秦始皇“东观沧海三十余日”。可见秦始皇不仅到了会稽,而且还到了?县。?县,旧属句章,为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新设置。古时,达蓬山正位于句章与?县的交界处。此事见载于各地方县志记载,如宋宝庆《四明志》、元延佑《四明志》、嘉靖《宁波府志》、明于启《慈溪县志》等宋元明清的相关郡、县志中。 徐福东渡最早见于《史记》。《史记·秦皇本纪》记载:“既已,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M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M人……”
徐福东渡最终到达了日本,其间曾到达过韩国等地,成为有史料记载的第一位跨海远航的航海家,为当地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使他成为一位伟大的经济文化使者而为这些地方的人们永世铭记。自谓徐福后裔的日本前首相羽田孜先生曾专程前来考察并为秦渡庵题词以示纪念。
徐福东渡的故事在达蓬山地区代代流传,中国徐福研究专家罗其湘教授在实地考察了浙江慈溪市达蓬山后,于1989年2月发表了慈溪达蓬山是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派遣徐福东渡日本启航地之一的著名论点。这一新结论,引起了中、日、韩等国徐福研究界的极大兴趣,随着研究的深入,达蓬山为徐福成功东渡启航地的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同。
徐福东渡文化是达蓬山特有的珍贵历史文化遗存,留下了徐福东渡摩崖石刻、秦渡庵、小休洞、达蓬亭、跑马岗、饮马潭、御马坟、千人坛、龙门坊、方士石、灵台石、风洞岗、望父石、徐福祠、求仙亭等与徐福东渡有关的历史遗迹,其中的徐福东渡摩崖石刻是“我国唯一保留下来的反映徐福东渡历史场景遗迹”,非常珍贵。秦渡庵遗址 “是今天我国有据可考唯一的徐福启航地之一的历史遗迹,它在徐福东渡的研究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民间故事的广泛流传和地方志的发掘,达蓬山徐福东渡启航地的影响也越来越大,2007年初,“徐福东渡传说”列入了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月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日、韩的专家学者也在以徐福文化为纽带,开展徐福文化研究的全面交流,努力推动徐福东渡传说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徐福东渡文化交流日益国际化。
达蓬山以徐福的创新精神和勇于开拓精神为依托,凭借徐福文化的传承性和不断扩大的影响力,精心组织进行达蓬山徐福东渡文化的开发,展示达蓬山独特的东渡文化特点和内涵,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如今每年都有来自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地的专家学者前来达蓬山考察,日本友人还在龙山镇三北建有徐福纪念馆。
徐福文化园是达蓬山旅游度假区具有悠久历史的旅游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徐福文化园中不但有徐福东渡摩崖石刻、秦渡庵、小休洞、跑马岗、饮马潭、御马坟、千人坛、龙门坊、方士石、灵台石、风洞岗、望父石、徐福祠、求仙亭等与徐福东渡有关的历史遗迹,还重建了东渡遗址秦渡庵,整修了徐福东渡摩崖石刻、炼丹洞、小休洞等遗迹,新建了祈福阁、秦皇别苑、徐福像、童男童女群雕等人文景观,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重现徐福东渡的壮观场景。其中的徐福东渡摩崖石刻是迄今为止中国所发现的反映徐福东渡场景的唯一物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徐福文化园将徐福东渡丰富的历史遗存和风光秀美的自然景观和谐地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福寿文化和徐福勇于开拓的航海精神,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徐福文化园在开发上积极发掘历史资源,挖掘文化内涵,重点抢救徐福文化遗存,形成了以徐福文化和秦文化为核心,福寿文化为特色,文化胜景与自然美景相结合的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和特色生态的文化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