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官方微信

  • 微博
  • APP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徐氏资讯东村:民宅长窗上凭啥能雕龙? - 江苏徐氏新闻

东村:民宅长窗上凭啥能雕龙? - 江苏徐氏新闻

   2019-03-13 IP属地 山东8350
核心提示:敬修堂落地长窗上的雕龙 这是一处名叫“敬修堂”的清代民宅,第五进房子的落地长窗上,雕着据说只有皇家或公共设施上才可以雕的龙形图案。相传,这12条龙是乾隆皇帝特许雕上的,这里,正是乾隆皇帝金屋藏娇的地方。这个传说,也给民宅所在地———吴中区金庭镇东村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而在东村南面小山的背后,还藏着一

敬修堂落地长窗上的雕龙

    这是一处名叫“敬修堂”的清代民宅,第五进房子的落地长窗上,雕着据说只有皇家或公共设施上才可以雕的龙形图案。相传,这12条龙是乾隆皇帝特许雕上的,这里,正是乾隆皇帝金屋藏娇的地方。这个传说,也给民宅所在地———吴中区金庭镇东村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而在东村南面小山的背后,还藏着一个叫“植里”的古村,村口的古道古桥古树,也是入画一景。
    □商报记者 施晓平 文/摄

    1、一位西汉初年白发隐士的故事
    东村的历史,一般认为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汉初年。那时候,一位白发苍苍的隐士悄然来到这里,让这个村从此有了人烟。
    这位隐士姓庾名秉,被称为东园公,这个地方也因此被称为东园村,简称东村。
    当时和东园公一起隐居西山岛的,还有另外三位隐士———?里先生周术、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这四人都是秦朝的博士,因不满秦廷的暴政,他们弃官隐居陕西商山,又因为都已到了白发皓首年纪,所以被称为“商山四皓”。后来他们辅佐刘邦的儿子刘盈,使之成为后来的汉惠帝,结果得罪了刘邦的宠妃戚妃和赵王刘如意。
    怕惹祸上身的他们于是再次辞官,云游天下,最后隐居到了太湖西山,从此不问世事,整天陶醉在山水之间。也许是担心,隐居在同一个地方容易暴露目标,以致被敌对势力一网打尽,因此,“四皓”虽然都隐居在西山岛上,住的地方却各不相同。《西山镇志》 主编邹永明介绍,其中?里先生住在?里村;夏黄公隐居在慈里村万花谷;绮里季隐居在绮里村;而东园公就住在东村。
    2、一座防范太湖盗贼的明代巷门
    东园公在东村住了多少年,子孙是否同住,如果有,一共住了几代人,南宋以前有没有其他姓氏的居民居住……这一系列问题,现在都已无从考证。人们只知道,南宋末年的公元1254年,有徐姓居民定居这里,东村从此开始兴旺。直到今天,拥有800来位村民的东村自然村里,徐姓还占了8成。
    村里的古建筑到处都是,最老的当数东村大街中部的栖贤巷门,如今已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啥叫巷门?原来,这是古代宵禁制度时代的一种安全设施,就是在街巷口建造一处建筑,配以栅栏、木门等,晚上关闭,派人看守,作用有点像现在居民小区的门卫室。
    当时太湖湖匪众多,有了巷门这样的设施,就增加了一道阻挡湖匪进入村庄的屏障;同时,巷门的设立,也为报警、提醒村民注意赢得了时间。
    只是,一个“门卫室”,凭什么成为省级文物?邹永明说,就凭栖息这里的贤人和巷门的建材、建筑艺术。
    “栖贤”栖的是什么贤?当然就是东园公。据说,当年东园公经常由巷门一带出入、上山。不过,现存的栖贤巷门是明代建筑,砖木结构,宽度只有一间,2.15米,进深四界,1.84米。四根立柱都是楠木,看起来比较粗矮、古朴。立柱下垫有青石鼓礅,后面的立柱旁设有门臼,证明以前这里曾装有木门。前后柱之间高于地表0.56米的地方设有坐板,过往行人可以坐在上面休息。
    邹永明还报出了一连串专业名词,什么雀替啦、斗拱啦、月梁啦,目的是说明一点,这座巷门建筑艺术也很高超。
    3、一幢260年前建造的雕龙民宅
    在东村众多的古建筑中,人气最旺的可能要数敬修堂。那是清朝乾隆十七年(1752年),村民、知名儒商徐联习兴建的,占地面积1866平方米,前后六进,是西山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宅。里面既有宽敞高大的厅堂,又有雕刻精美的门楼、花窗,平面布局合理紧凑,组合灵巧,错落有致,2002年也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不过,最勾人眼球的不是它的建筑艺术,也不是 《桔子红了》、《庭院里的女人》、《凤穿牡丹》、《风雨雕花楼》等多部影视剧在这里取景的介绍,而是第五进房子———凤栖楼的12扇落地长窗上,竟然雕着12条龙!
    民间一直有这样的说法:封建时代,龙的图形只能用在皇家或公共建筑上,比如皇帝可以穿龙袍,皇帝的表情叫龙颜,桥梁上可以刻双龙戏珠图案……民宅雕龙,那不是证明主人想做皇帝吗?被发现了可是要被杀头、株连九族的呀!
    问起这些龙的来历,房东金惠娣述说了这样一个世代相传、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
    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私访时认识了一位姓殷的西山姑娘。这位姑娘不但长得漂亮,而且知书达理,风流的乾隆皇帝一下喜欢上了她,不久殷氏就怀上了乾隆的骨肉。但殷氏是汉人,不能带入皇宫,乾隆皇帝恰好认识东村商人徐联习,就让她和徐联习的儿子徐伦滋结婚,以遮人耳目。常年在外经商的徐伦滋,匆匆奉命回西山和殷氏拜完天地,没入洞房就出门做生意去了。后来殷氏为乾隆生下一个女儿,乾隆得知后,就让徐联习在敬修堂大厅后面建造楼房,取名“凤栖楼”,还在楼下的落地长窗上,雕了12条不同形状的龙,表示自己每个月都陪伴她们母女俩。
    皇帝允许雕,敬修堂出现12条龙,当然就没问题了。
    只是,这样的传说靠谱吗?已是89岁高龄却思维清晰的金惠娣给出了第二个证据:这么大的房子,本来应该设个书房,可殷氏生的是女儿,封建时代女的不用读书,所以没有做书房。
    东村村委会治调主任徐克平则把记者带到敬修堂西面的徐家祠堂,指着一块刻有“贞寿”字样的残碑说,这是第三个证据!
    原来,碑上原先刻的是“贞寿毓贤”四个字,而且还是乾隆皇帝时的宰相刘镛(刘罗锅)题写的!另外,纪晓岚和翁方纲两位宰相也为殷氏题了词或撰写了祭文,并被刻上了碑。可惜,“文革”期间这些碑刻遭到破坏,幸亏民国时期李根源编的《洞庭山金石》一书对这些碑刻进行了详细记载,给后人留下了证据。
    一个村姑能让乾隆皇帝的三位宰相动笔,如果不是跟乾隆皇帝有关,那怎么可能呢?徐克平这样认为。
    4、一幅古道古桥古树构筑的画卷
    在东村的山背面,还藏着另一个古村———植里。探访东村的时候顺带看看植里,是个不错的选择。
    东村人前往植里,一般是沿着村子西南那座被称为“下泾岭”的小山,走上半个小时,翻到山的那一面就到了。
    植里最著名的景点是古道、古桥、古树。邹永明说,根据记载,古道是清代道光十四年(1834年)建成的,全长158米,宽1米半,高出两旁农田1.55米,顶部铺着448块花岗岩条石,每块宽35厘米、厚20厘米,平正笔直。
    古桥就在古道的北面,名叫永丰桥。桥上既有青石,也有花岗石,这样的鸳鸯建材告诉人们,古桥已经历过重修。邹永明介绍,这座全长17.90米、顶宽1.90米的古桥,宋代就已建造,清代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重建,“经历了300多年的风风雨雨,桥上的台阶、桥栏依然保存完好。看,村民们现在还在桥上行走呢!”
    而古树在永丰桥的东南堍。这是一株香樟,分为三大枝桠,每根枝桠都有一两抱粗,上面挂着的古树名木保护牌显示,它的年纪已经达到300岁,属于一级古木。古树虽然不高,但枝繁叶茂,形如巨伞,而且一年四季常绿,似乎在为古桥遮风挡雨。
    古道、古桥、古树,小桥、流水、人家,再加上远方的青山,这不就是一幅最典雅的苏州乡村天然画卷吗?邹永明觉得,最佳的观赏时节是油菜花盛开的时候,在金色“地毯”的映衬下,植里的古道古桥古树会更让人陶醉。

    延伸阅读>>>
    东村古村
    东村古村位于西山岛北部,属东村行政村东村自然村,现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古村落。街巷以一条东西走向、长800米的东村大街为主,两侧有多条支巷,呈“丰”字型格局。街道总长3500米,宽1.5至2.5米,路面为弹石、石板、青砖,街道一侧为排水明沟。
    村内保存有明清建筑30余处,总面积约25000平方米,其中敬修堂、栖贤巷门为省级文保单位,徐家祠堂、萃秀堂为市级文保单位,学圃堂、绍衣堂、敦和堂、孝友堂、凝翠堂、维善堂6处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保存状况较好的古建筑还有芳柱堂、慎思堂、瑞木堂、仁余堂、留耕堂、仁德堂、郎润堂、永泰桥、延圣堂、东园公祠等。
    东村现存的清代建筑讲究雕刻装饰,大型住宅木雕、石雕、砖雕齐全。现存清代的官绅第宅多数绘有苏式彩画,主要施于梁枋、脊檩。
    位于东村西侧村口的徐家祠堂值得单独一书。这里占地952平方米,建于清代乾隆十三年(1748年),当时耗费白银九千余两。祠堂内原有立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的“徐母殷孺人节孝题词”书条石20多方,其中有三位宰相刘墉(刘罗锅)、纪昀(纪晓岚)和翁方纲的题词及撰写的文章。2009年重修时,发现了保存完整的清乾隆三十二年著名历史学家王鸣盛撰写的《东园徐氏祠堂记》碑,以及半块由宰相刘罗锅题写的“贞寿毓贤”碑。
    植里古村
    位于西山岛北部,属东村行政村植里自然村,也被列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古村落。村落约形成于南宋末年,居民多李姓,系南宋工部尚书、平江(今苏州)知府李弥大后裔。
    街巷以东西向的植里街和南北向的永丰街为主,总长1500米,宽1.5至3米,路面为青砖、弹石、石板,街道一侧为排水明沟。
    村内保存有明清建筑20余处,面积约8000平方米,其中古道古桥、仁寿堂2处为市级文保单位。
    主要古迹有正文提到的古道古桥古树,以及仁寿堂、秀之堂、金氏宗祠、罗氏宗祠、大圣堂及古樟群等。其中,古樟群位于大圣堂前,共有古香樟树5株,4株高约20米,胸径80~120厘米,树龄约500年;1株高25米,胸径150厘米,树龄约800年。

 
  • 微信

    微信扫码分享

  • 新浪微博
  • QQ空间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或视频来源于宗亲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改或删除,其他网站原创类内容一切版权归天下徐氏网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本站,并注明来源,谢谢配合。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点击验照 鲁公网安备37021102001017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20033  |  鲁ICP备10203768号-64 |  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YB1370211001375
    商标注册证号:®第61593557号 |  法律顾问:刘国栋 律师15965426167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