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南鲁山镇孟坡村、西里镇徐马庄徐氏谱序
永思堂修 一九六二年十月
八次重修族谱序
徐氏本新邑人也,古称平阳郡,历有年矣。自上五代三皇治世至今世年久矣,吾徐氏上世先代无稽可考,族之修谱所以重亲亲也,所为联族情也,所以考世系也,所为宁远人也,而使之族不紊也,上达于天子下迨于庶人无不亦有者也。尝闻木有本水有源,吾徐氏自上考来,实系一脉相传,而报本弗缓,是故尊祖之思追远之念也。
吾徐氏始祖讳子盛生于东汉,在汉灵帝时官居司空,入乡贤,世至相传至南北朝子孙繁衍至十三氏祖讳绩字懋功,生于南北朝,平阳人也,后改为新泰县。南北朝终隋出,隋文帝十八年科文进士,隋灭唐兴,保唐王架坐长安,勅封护国军师英国公之职,回原籍祭墓亲迁茔田于新甫山之前平阳城之西,前有汶河后有宝山,远源盛地,而继后世昌荣。唐尽后出五代,宋灭五代宋兴而安天下,民居乐业,至三十四世吾祖兄弟四人,生于宋,长讳胜,次讳曾、三讳晏 、四讳腾,兄弟同居闾里,宋末金乱,宋兵南下,兄弟离散,曾祖率其侄徐庭徐江避难各处,兵燹后宋废。元初兵消国定,曾与其侄仍回故里,各聚其地整理旧业,庭、江住居徐家庄,家业复兴,江生三子,三子徐琛,元封光禄大夫,胜祖住居沂水东车汪庄,曾祖住居新泰苏庄,腾祖迁居山西,路远失记。胜曾二祖传至三世下,元末兵荒大乱,吾祖散入四方各郡,沂州、兰山、蒙阴、沂水、莒州、淄博、镇江、河南、山西、直隶各支派,吾祖失讳失记,及不明某宗派者众多。胜祖为新沂蒙先祖,是为前编之序。传至三十六世福祖,居住蒙阴莫庄各立家业,家财兴盛,子孙繁衍为蒙阴始祖。元末明兴时,至四十一世以明德尊为新泰始祖,而各有家祠,各有族谱世系,修谱为尊祖敬宗睦族之思,承先启后之念也。是为序。
十六世果庄 贞春 谨撰
公元一九六二年孟夏梅月 书
八次重修族谱序
且夫国有史以载世系,家有谱以联族情。其事虽殊,其理则一也。故《虞书》首着睦族之文,理经特详收族之义,以及班孟坚着《白虎通》曰:“族者,聚也。”有会聚之道,故为之族。苏老泉作族谱以尽欢爱、美风俗为先,则族之有谱,由来尚矣!谁谓不当修哉?而或者曰:族谱之修,率皆世族大家以其祖功宗德昭人耳目,着之于谱,所以光前,亦裕其后,诚盛事也。自清雍正十二年,上世先祖修谱至今,二百余年未修,恐系世远年湮。户口日增,子孙繁衍,如再不继续,恐水源清而流远不洁,木本根深而枝叶不分。上代先祖有报本追远之思,吾等就没有木本水源之念、承先启后之志?
余贞春、贞焕、贞宝、祇先、祇方、勤谟等倡约族众会议,举议修谱为尊祖敬宗睦族之思。吾族众欣欣然同意乐修,各效其劳。于是二月中开始兴工,依先谱之格式,成新谱之规矩。上承先祖之美,而继后世有考,未入谱者,接续而详书名以登之于谱。从此,支派已清,世门可明,亲疏可辨。所以亲亲而敬宗,因敬宗而收族,使后世子若孙仍视为一家,视若一人,所以重本源也。
将阅数月而工告成,凡吾族家请谱一部。家藏数卷,时而观焉,庶为吾族家乘,则有望于后世之孝子贤孙者能继此承先启后之举。是为序。
十六世孙果庄 贞春 敬撰
八次重修族谱序
吾徐氏始修族谱者,迄今一千有余年矣!代代名人仕宦,不可胜记。其中子孙繁衍,孙枝茁茂,今重修谱较旧谱,数百倍于前谱中。世经八纬,了如指掌,莫不慎且详矣。固陋如予,尚何裨于万一,独是族谱一书,上以承祖德,下以贻孙谋,故不惮慎之又慎,详益求详。
窃见谱中尊长有可稽考,业已备志,而后人之支系,犹阙焉未载。展转思维,于怀莫释,因推广吾先祖修谱之例,谓今日之为子为孙,即他年之为父为祖为高曾者也。凡我伯父兄弟子侄,皆宜记其伯仲叔季于本名下,俾诸父之尊不致称伯作叔,即同行之例,亦免呼弟为兄。晋接庆祝,等序秩然,而孝弟雍睦之风,于兹寓焉。
迨其为父为祖为高曾之日,而若子若孙若曾元,一展卷而灿然在目,随时增序,历久不忘。此其事虽甚微,而所关有甚巨者,故抄录数千页,编为二十卷,分支辑卷,剞劂刷印,分存我族各支珍藏,保守勿替,以垂永久。是役也,数月而始告竣。可见,修辑之功,良非易也。以至于与先祖敬祖敦伦之意,余有小补与否,未之敢知,谨载数语以志余详慎之心云尔。
十六世孙杨沙沟村 贞诚 谨识
公元一九六二年岁次壬寅六月敬书
徐氏族谱序
尝观于水源木本之义,而知人之祖宗不可以不知,所重也。夫人道始于亲亲,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是以古来达孝开国,必推本追祀。嗣后代兴必曰:“祖功宗德,下逮士庶有庆。”亦曰:“祖宗阴骘,是身非一人之身。而祖宗以来,相传之遗也!本源之地,其可以不问欤!”故孔子曰:“谓殷人诗存商颂,春秋不名宋先。”陶渊明戒子曰:“悠悠我祖,远自陶唐。”程子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朱子曰:“祖宗精气,存在子孙身上。”
由是言之,可见人于祖宗,即数世百世以至千万世,自是一体相继。第患缵绪于其间者,徒知承前不知虑后,当其时而无以纪之,斯后之揣本问源者,无自焉!此今日所以有感而慨然也!因以溯姓氏人之有姓,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故礼别类使生相爱,死相哀。同姓不得娶者,皆为重人伦也,姓生也。人秉天气,所以生也。
书曰:“平章百姓。”然姓有百者,何以古者,吹律定姓,以纪其族人,含五常而生。声有五音,转而相吹。五五二十五,转生四时,故百而异也!盖姓非天子不可以赐,而氏非诸侯不可以命;姓所以系百世之正统,氏所以别子孙之旁出。
族则氏之所聚也。故命氏则为姓,即氏则有族。族无不同族但其初或传本姓或爵号邑谥后世因之不得易也。姓必有名,又所以吐情,自纪尊人事也。三月命之者,天道一时,物自变人生三月含笑与人乃因其始有知而名之。故礼服传曰:“子生三月,则父名之於祖庙者,谓子之亲庙。”则当为祖宗主也。名有五义信义象假类,而外一切日月山川国官器币人物,不可命之。昔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自高祖至父,皆不敢斥言,此周礼也。故君子名子必以信义,而择淑令遍告内外,以昭其名。书曰:“藏之以宝。”其名冠而有字,又以尊其名,是名又重于姓矣。若祖宗之名正,后人所宜讳者,而可以不详欤?尝稽我氏,古载泰安府黎阳郡(即新泰县)我始。
始祖讳绩字廷茂,唐高祖敕封护国军师英国公之职,新邑有碑碣可考,以后分支蒙阴、沂水、莒州、办城、兰山、郯城、新泰诸郡。我徐氏俱各有世系不同。
我始祖讳福,钦赐员外郎。福祖自宋元迁居蒙邑东北,距城三十里孟家村(今即莫庄),单传四世俱各有续。自始祖迁居蒙邑始末,迄无所考。呜呼!吾族之隶蒙籍千余年,食蒙土始,所自出者,无以致水木之思,何以为心?是谱于流寓之家,单寒之丁,必逐一载明者,以此敬载数言用志前憾,附梓以戒后!
同治五年岁次丙寅二月既望 谨识
徐氏名慎言沐手谨序
又续
古者父子相继为一世,三十年亦为一世。盖以三十年之间,即父子之年相继之年也。第其间气数不齐,即一父之子,数年之内,伯仲叔季,自不同时,相继亦各有早暮。故又云:三十年为一世也。此周家敦同姓于序齿之前,而先为序昭穆之礼,使条条万派,百世不紊。
自是而后,世家巨族,皆仿其意而为之。谱如明允苏公尝自著苏氏族谱,亦明少长之节,而知继述之有自也。愚谓凡有血气,稍知敦本者,罔不宜然。令族谱漫不加详。及屡经兵燹,前辈代谢,始考及族谱,已与邑志而俱燬矣!有慎言等,不胜痛悔,前失族谱。及近代,亦止上溯,不能远追,至于序及后裔抑且有志而逮迟。
至同治五年丙寅邑郡纂修通志之时,于是穆然有感,遂遍询族党,仍会叔祖与兄弟侄孙等编绪为谱。不意日月无几,我生之后继我身而生者,复有三世。但见在褓者,突而总角,突而载弁,甫为人子,旋皆抱子,抑何迅速之若斯耶!迄今计之,殆十数世矣。然当此仳离之世,此叹苕华,彼歌鸿雁。或转于沟壑,或没于烽(原字锋)烟,逢此百凶,十不保一。而我族无恙,得以独全,亦何幸甚。
自令家蒙,虽微而家声不坠。论日生多不足论,似读皆有人。虽井析烟不若向之聚庐而处,而衣冠世继犹存先代之遗,模因而说者,以为天无私覆,何天之保定,尔族如是其单厚欤!
人亦有言:本深则枝茂。必尔之前人无所愧先有以致此也。兹亦不必深论,惟愿过此以往后之为子孙者,既有此身,即当追我身之所。自始敬爱,亲以答上世栽培,上天生成之意。诚如是则神之听之,在天有灵,安知不瓜瓞绵绵,长引勿替,如川方至,以应海水之不竭哉!凡我族类尚其敬听之,以副我之厚望焉!可矣!
时
同治五年岁次丙寅二月既望 谨识
监生名慎平沐手谨序叩
又序
尝思人生期世,苟徒经营于富贵之中,而不计其一身之由来,虽名兼全究,何足重哉?
盖天之生物,莫不有本。而能揣其本,则惟人耳。若人不揣其本,则不可以为人,其与鸟兽草木奚择哉!
余念及此,固不敢不由己之身,而推父母之身;由父母之身,而推及于父母之父母。虽千百年以上之父母,亦不敢忽云。
于是,则思福祖自宋元之间来此,至今二十余世,五百余载。当其初而谱牒不废,支派分明,岂不美哉!而今不然也,人心惶惶,惟利是趋,傲长凌幼,谗胥怨多。视骨肉若寇仇者,殆苏子所谓见怪物焉!耳族不和则亲离,亲离则礼亡,礼亡则义灭,人道绝矣!岂不惧哉?
余意欲创修族谱,殊觉不能欲不创修,尤觉不可。故谨按福祖之碑志考究,而历序之亲造族人门,而详记之。问坟墓,询婚姻,而又细諮宗亲,博访父老。拮据五年,参驳三月,而后族谱告成。支派分明,则庶几不至于混淆。以待后世之有志者,若兴推源之念,本此而略有可证云!
时
光绪十四年岁次戊子季春 谷旦
徐氏七品冠带名贞琦字景韩沐手谨序
蒙阴徐氏联谱序
自《周官·大司徒》以联宗族为教,乃启宗法社会姓氏谱牒之风。于是家乘尚矣!我徐氏原分三大支:长宽、次怀、三福。宽祖居住登州,怀祖居住新泰,福祖居住蒙阴。虽然散处四方,各地已有敦宗睦族风尚,均各修有支谱。第世系不同,行辈各异,未能归诸一本,联络一气,世远年湮,恐难免有隔阂而陌生之憾也。
今者幸有吾族祖印贞春慨然关心于联谱之重要,聚族而谋,立志主持。兹事体大,亲身负责。最难能者,查访必详,稽核必确,管理有方,筹度无遗,不惮艰苦,不辞劳怨。时阅数月,有志竟成。从此各支为一籺,上承祖宗创垂之法守,下启子孙仁孝之懿绪,将互相亲睦,互相团结。敬宗收族,报本追远,胥在是矣。
工既峻,将去剞劂,蒙阴各支族人等慎祥、贞学、敏石、敏玉、敏交、敏科、祇交、祇修、祇和、祇隆、祇渭、祇等、成勤、守勤、熙盛等,谨代表族众共乐联谱之所由起于事功之所由成。爰据实表彰以为联谱之庆,并抒感激之忱云尔。是为序。
公元一九六二年岁在壬寅榴月上浣
福祖二十三世孙祇等、蒙阴莫庄二十五世孙熙盛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