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医药世家徐熙世系源流
徐熙(亲属关系:徐熙--徐秋夫--徐道度、徐叔响)
徐熙,晋医家。字仲融。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人。曾任濮阳太守。以医名于时。其后裔
秋夫、道度、文伯、之才等,均为名医。 徐秋夫(亲属关系:徐熙--徐秋夫--徐道度、徐叔响)
徐秋夫,南朝刘宋医家。传其父徐熙之学,尤精针灸,事见于《南史·张邵传》。《齐谐记》还载
有秋夫给鬼治腰痛的传说。《标幽赋》:“秋夫针腰俞而鬼免沉疴”,即指此。 徐道度(亲属关系:徐熙--徐秋夫--徐道度—徐文伯—徐雄—徐之才、徐之范)
徐道度,南北朝时刘宋医家。祖籍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寄籍丹阳(今江苏南京)。寓居
钱塘(今浙江杭州)。徐秋夫之子。精于医术,当时有人称宋代有“五绝”,徐道度之医术为
其中之一绝,足见其医术之精。 徐文伯(亲属关系:徐熙--徐秋夫--徐道度—徐文伯—徐雄—徐之才、徐之范、徐
之权)
徐文伯,字德秀。祖籍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寄籍丹阳(今江苏南京)。父有医名,少承家
传,医道日精。撰有《徐文伯药方》三卷,及《徐文伯疗妇人瘕》一卷,均佚。子徐雄,传
其学。 徐雄(亲属关系:徐熙--徐秋夫--徐道度—徐文伯—徐雄—徐之才、徐之范、徐之
权)
南北朝时北齐医生。祖籍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寄籍丹阳(今江苏南京)。父徐文伯为名
医。传家业,医术亦精。 徐之才(亲属关系:徐熙--徐秋夫--徐道度—徐文伯—徐雄—徐之才—徐林)
徐之才,字士茂,(492~572),南北朝时期一代名医,出身世医家庭,其先祖为徐熙,南朝丹
阳(县治在今安徽省当涂县小丹阳镇)人,人称"东海徐氏"。徐熙之子徐秋天,秋夫子徐道度
及徐叔响,皆以医著名。徐道度之子徐文伯,及同族徐謇,亦皆以医名。后徐謇因故为北朝
所俘,终于入仕北朝。徐之才系徐文伯之孙,徐雄的第六子,人又称徐六,也为北朝所俘。
而仕北魏,官至西阳王,故又有徐王之称,徐之才字士茂,五岁诵孝经,八岁略通义旨,十
三被召为太学生。他医术高明,在北地名声很大,所撰有《药对》及《小儿方》,尤其对本
草药物及方剂研究较深,故而有人把后世之十剂归于徐之才所创。此外,徐氏对妇科也有一
定的见解,其《逐月养胎法》实本自先秦时期《青史子》中胎教法而作,对于孕妇之卫生及
优生均有重要意义。另外,徐氏还著有《徐王方》、《徐王八世家传效验方》、《徐氏家秘方》
及《雷公药对》,惜均已佚。徐氏一家由南仕北,对于南北地区医药之交流,也有积极的意
义。徐林卿(亲属关系:徐熙--徐秋夫--徐道度—徐文伯—徐雄—徐之才—徐林)
徐林卿,字少卿,太尉司马。
徐同卿(亲属关系:徐熙--徐秋夫--徐道度—徐文伯—徐雄—徐之才—徐同卿)
徐同卿,太子庶子。 徐之范(亲属关系:徐熙--徐秋夫--徐道度—徐文伯—徐雄—徐之范—徐敏信、徐
敏行、徐敏璞、徐敏直、徐敏智、徐敏贞、徐敏鉴、徐敏廉、徐敏恭、徐敏宽、
徐敏惠、徐敏通、徐敏斋、徐敏齐)
徐之范(507-584 年),字孝规,东莞姑幕(今山东省诸城市)人。南梁到隋朝时期大臣,通直散
骑侍郎徐雄的儿子。前夫人兰陵萧氏 后妻西阳王国妃扶风马氏。
南梁时期,起家南康王(萧会理)参军事,投靠武陵王萧纪,授益州外兵参军,迁益州录事参
军,历任广汉太守、将作大匠、梁州刺史,册封郫县开国侯。天保九年,投奔北齐,凭借哥
哥尚书令徐之才的关系,授尚药典御,历任员外散骑侍郎、谏议大夫、通直散骑常侍,迁侍
中、开府仪同三司、太常卿,袭封西阳王。北周灭亡北齐后,担任仪同大将军。
隋文帝开皇四年,病逝于晋阳县,时年七十八,安葬于金乡县都乡节义里英山之西。 徐敏信(亲属关系:徐熙--徐秋夫--徐道度—徐文伯—徐雄—徐之范—徐敏信)
徐敏信,徐之范长子,济阴太守。 徐敏行(亲属关系:徐熙--徐秋夫--徐道度—徐文伯—徐雄—徐之范—徐敏行)
徐敏行,徐之范次子,尚书驾部郎中。 徐敏璞(亲属关系:徐熙--徐秋夫--徐道度—徐文伯—徐雄—徐之范—徐敏璞)
徐敏璞,徐之范三子,安定县令。 徐敏直(亲属关系:徐熙--徐秋夫--徐道度—徐文伯—徐雄—徐之范—徐敏直)
徐敏直,徐之范第四子,给事中。 徐敏智(亲属关系:徐熙--徐秋夫--徐道度—徐文伯—徐雄—徐之范—徐敏智)
徐敏智,徐之范第五子,太尉府墨曹参军。 徐敏贞(亲属关系:徐熙--徐秋夫--徐道度—徐文伯—徐雄—徐之范—徐敏贞)
徐敏贞,徐之范第六子,给事中。 徐敏鉴(亲属关系:徐熙--徐秋夫--徐道度—徐文伯—徐雄—徐之范—徐敏鉴)
徐敏鉴,徐之范第七子。 徐敏廉(亲属关系:徐熙--徐秋夫--徐道度—徐文伯—徐雄—徐之范—徐敏廉)
徐敏廉,徐之范第八子,通直散骑侍郎。 徐敏恭(亲属关系:徐熙--徐秋夫--徐道度—徐文伯—徐雄—徐之范—徐敏恭)
徐敏恭,徐之范第九子,著作佐郎 。 徐敏宽(亲属关系:徐熙--徐秋夫--徐道度—徐文伯—徐雄—徐之范—徐敏宽)
徐敏宽,徐之范第十子。
徐敏惠(亲属关系:徐熙--徐秋夫--徐道度—徐文伯—徐雄—徐之范—徐敏惠)
徐敏惠,徐之范第十一子。
徐敏通(亲属关系:徐熙--徐秋夫--徐道度—徐文伯—徐雄—徐之范—徐敏通)
徐敏通,徐之范第十二子。 徐敏斋(亲属关系:徐熙--徐秋夫--徐道度—徐文伯—徐雄—徐之范—徐敏斋)
徐敏斋,博学多才,对医学颇有成就。死于开皇中,赠朝散大夫。可惜史料记载不多,应是
徐家基业走向衰微的见证人。
徐敏齐(亲属关系:徐熙--徐秋夫--徐道度—徐文伯—徐雄—徐之范—徐敏齐)
徐敏齐,隋代医家。祖籍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寄籍丹阳(今江苏南京)。北周名医徐之范
之子。开皇(581-600)年间赠朝散大夫。 徐叔响(亲属关系:徐熙--徐秋夫--徐叔响—徐嗣伯、徐成伯)
徐叔响,南北朝时刘宋医家。祖籍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寄籍丹阳(今江苏南京)。徐秋夫
之子。传其父业,究心医术。撰有《针灸要钞》一卷、《疗少小百病杂方》三十七卷、《杂疗
方》二十卷、《杂病方》六卷、《疗脚弱杂方》(或作《脚弱方》)八卷、《解寒食散方》六卷
等,均佚。 徐嗣伯(亲属关系:徐熙--徐秋夫--徐叔响—徐嗣伯)
徐嗣伯,字叔绍,《南史》),《南齐书》作徐嗣。善谈老、庄之道,喜直言,曾任正员郎、
诸府佐等职,尤以医术精湛、善辨证论治而著名。著《徐嗣伯药方》、《杂病论》等书,现仅
存《风眩方》一卷。 徐謇(亲属关系:徐熙--徐秋夫--徐叔响—徐謇(成伯)--徐践)
徐謇(约 432-512 年),南北朝时北魏医家。字成伯。祖籍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寄籍丹
阳(今江苏南京)。父徐叔响为当时名医。承袭家业,亦有医名。精于脉诊,讲求服食,常
服药饵,年垂八十,鬓发不白,力未稍衰。正始元年(504 年),为光禄大夫,加平北将军。
卒于延昌(512-515)年间。子徐践亦以医名
徐践(亲属关系:徐熙--徐秋夫--徐叔响—徐謇(成伯)--徐践)
徐践,乃徐成伯之子,字景升,事北魏,医术也很了得,但名气不如其父和堂兄徐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