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族譜叙[山西五台]五台徐氏宗譜》
徐永信
吾宗族譜自實甫公續修後,今又四十餘年矣。人丁之滋殖蕃衍,里居之遷移轉變,昭穆長 幼之叙列辨正,其宜於續修也,不待言矣。族人之提議催促者,亦屡聞矣。顧事之成须逢其會, 而機之動尤待其人。時不至則義當焉而莫濟,無其人則望雖殷而難成。此乘勢待時,縱聖賢莫 能廢焉。吾族譜牒,前人迭經修訂,大半繕寫抄録,流傳難廣。族之人傳覽不便,保存維艱。謀 付剞厕,談何容易?而其中尤有一至難者,譜雖修而宗祠未建。春露秋霜,祖宗靈爽右響無地, 全族人心懷遗憾,以此希望於宗人者,數百年於兹矣。而卒未能如願以償者,原因雖多,用款浩 繁、籌謀不易實焉總根。求一能負此重任,慰衆望以妥先靈者,鳳毛麟角,幾於絕望。民國十七 年旅并族人聚謀是舉,修譜建廟同主业行,且擬譜成後付印若干部,分藏各支,以廣流傳、便参 閱。甚盛意也,而款項苦無著落。族侄一清,時方任山西陸軍糧服總局局長兼省銀行總理,慨 允捐國幣萬元以作基金。於是辈情踴躍,各量力所能及,相繼樂輸助有成數。我先人歷代以此 責望,子孫未敢必其果效,今一旦得以告成。於戲!若人之奉先啓後、教孝勸義,益於我族人者 豈淺勘欺?视范文正公之置義田邮宗族,何多讓焉。議既定, 一清以建廟負其全責,推舉育槐、 患章、恺淵、業桂諸族人董督工程。而修譜一事,喝信载筆。信自愧才淺學疏,識不足以見大, 文不足以揚先,恐不克允副衆望。而族人猥以余馬齒較長, 一時又旁贷無人,大義相迫,不敢固 辭。譜成,因識其緣起如此。是役也,最初動議者族弟知性,偕同信輿胞侄登熬共焉提倡。澈 始終負責經理兼任编輯者, 一清母弟一缢。協同襄助纪録譬校者,族侄篦玉也。任調查者,族 兄岑學正族侄殿卿等。勸募款者,族叔育槐源身、族侄一魁等十數人。附記於此,以見凡一事 完成非一手一足之勞。嗣後遇合族共同應舉事宜,務望熱誠團集共策進行,期克底於有成。是 尤余所厚望云。
民國二十二年七月,十八世孫永信沐手謹叙。
(徐永信等《[山西五台]五台徐氏宗譜》 1944年鉛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