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籍廣東長樂縣粘坑村徐氏族譜序一
徐永孝
《虞書》曰:“别生分類。”《周官》曰:“奠繫世,辨昭穆。”故譜謀之起遠矣。漢太史公讀謀記, 稽歷譜謀。班志兿文,亦载世本、世譜之屬。惜皆放失不傳,傳者惟大戴帝繫而已。顧其書總 紀帝王諸侯所自出,非一家之譜也。家之有譜,自家語本姓解始。他如屈原賦《離騷》,韋孟作. 諷諫,司馬遷、班固之《史記》、《漢書》,莫不自叙本系,著之篇籍。然又紀述简略,未嘗别焉一書
也。迨至六朝,九品論人,門第相尚,家譜於是始盛。而五季播遷,其書亦亡。宋興,歇陽修、蘇 洵乃各創意自譜其族,不録遠祖,不傍名門,世多奉以焉凖焉。夫家之有譜,非以矜門第也,特 以收宗族、厚風俗耳。故程子之言曰:“收宗族,厚風俗,使人不忘其本,須明譜系。”盖譜者,普 也。所以普治宗族者也。士君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普治宗族者,獨善之大本,兼 善之先務。古人所以汲汲,顧不重欺。吾徐肇自伯翳,而蕃衍於中國,數千年来支分不可考志。 其始遷居粤者焉真人公,由粤遷居蜀者焉德惠公。江津宗兄光吉,德惠公之裔也,夙有志普治 其宗族,卒業東南大學,乃偕其叔念莊,遠行數萬里,至長樂粘坑村,訪宗人之留粤者,得其舊钞 族譜,歸而謀諸族衆,續輯其居蜀者,又亵然成帙。今攜至省門,业以付梓,期於本年春季,散之 族人。兹可謂心誠而力勤者已。吾觀其譜,世系之外,詳於里墓,而略無傳讀铭誅之屬。且弗 假人焉之题署序引,其不攀援顯達以誣其先世也如此。其足以慰先而信後者,蓋又可知孝子仁 人之用心,固如是乎。永孝之先世,清初自鄂入蜀,居大竹之楊通鄉,至永孝已十八世矣,而無 譜謀可稽。癸亥居鄉,焉童子師,不揆愚陋,嘗慨然欲斷其可知者而焉之譜。聞族登雲公夙有 記録,因訪其後,則無有也。旋以留學遠避,願遂中止。丁卯入都,往返鄂境,不克下輪,豁訪其 宗。今又違鄉千里,文獻不徵,吾支譜謀,致弗能如光吉之美志竟成也。嗟夫!吾輿光吉之先, 蓋同出而異派,何一幸而一不幸邪?感光吉之急於先務,故應其嘱而焉之序。因言譜謀之重, 以治族人知觀覽焉。
癸酉仲春,大竹宗人永孝仁甫氏謹序於成都。
(徐光吉編《[廣東五華]廣東五華縣粘坑村徐氏族譜》 1933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