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徐氏与《毛诗》
两汉时期,《诗经》本有四家:齐诗、鲁诗、韩诗、毛诗。齐、鲁、韩三家 诗为今文,西汉时被列入官学。毛诗,古文,后起,没有列为官学,主要在民间 传授。但在四家诗流传的过程中,后起的毛诗日盛,而齐、鲁、韩三家诗气焰尽 熄,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四家者,齐、鲁、韩、毛也。《山堂考索》载:齐诗 始于辕固。固授始昌,昌授后苍。传及翼伏师匡,而齐诗盛焉。鲁诗始于浮邱伯。 伯授申公,公授孔安国。传及瑕江贤贺,而鲁诗盛焉。韩诗始于韩婴,婴授赵子, 赵授蔡谊。传及王食长孙,而韩诗盛焉。毛诗始于毛亨。亨授徐敖,敖授马融。 传及郑元贾逵,而毛诗盛焉。毛诗既行,而三家掩矣。” [1] 这一记载,清楚描绘 出了四家诗盛衰的轨迹。这也告诉我们,今天我们读到的《诗经》乃是《毛诗》。 不可否认,《毛诗》能够流传到今天,其开创者毛亨、毛苌起了关键性作用。但 同时,另一些献身《毛诗》的大家、学者,他们的贡献同样也是不可磨灭的。在 这些人当中(特别是在《毛诗》传授的早期),徐敖是最为重要的一位。 毛公,赵人也。治《诗》,为河间献王博士,授同国贯长卿。长卿授解 延年。延年为阿武令,授徐敖。敖授九江陈侠,为王莽讲学大夫。由是言《毛 诗》者,本之徐敖。 [2] 因此,在《毛诗》的流传的过程中,徐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另外,从《萤 窗清玩》的记载来看,作者将徐敖与贾逵、马融、郑玄这些故经大家并提,足见 徐敖对《毛诗》的贡献与影响。徐敖的影响,还可以从其培养的学生方面看到。 敖为右扶风掾,又传《毛诗》,授王璜、平陵涂恽子真。子真授河南桑 钦君长。王莽时,论学皆立。刘歆为国师,璜、恽等皆贵显。 [3] 横又作璜,字平仲,琅邪人,师事徐敖,受《古文尚书》,仕莽为大司 空掾。 [4] 《毛诗》本在民间,没有列为官学,但在徐敖的培养下,一些学生走进朝廷, 成了显贵。《毛诗》也因有官方的支持而被列为官学。
[1] 佚名.萤窗清玩(上)[M].见古本小说集成上海(一百九十八)[C]: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280-281.
[2] 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儒林传(卷八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2007:3614.
[3] 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儒林传(卷八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2007:3607.
[4] 严可均.全汉文(卷六十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636.42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