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手机浏览|联系方式|购物车
管理员第1年

天下徐氏网  
加关注15

欢迎访问天下徐氏网,一个为徐家文化传承努力的编辑

搜索
首页 > 人物 > “中国好人”徐氏三兄妹的一天
人物
“中国好人”徐氏三兄妹的一天
2013-03-25388
在安徽省蚌埠市,说到好人楷模,人们都会想到“徐氏三兄妹”,他们虽然不算特别富有,但他们情系慈善事业,在学雷锋、献爱心的活动中尽其所能,成为 全市慈善事业的标杆和闪亮品牌。自1989年起,“徐氏三兄妹”23年来投身于慈善事业,为社会弱势群体办实事、解难题、做好事,捐赠的资金、物品折合人 民币约310余万元,带动着全市更多的爱心人士一起做好事、行善事,已形成了一种群体效应。从2010年开始,以老大徐国军为首的“徐氏三兄妹”先后被中 央文明办评为“中国好人”,荣获蚌埠市“道德模范”称号,这在全国也不多见,被中央文明办称为“好人现象”,而蚌埠市也被誉为“好人之城”。2011年, 老大徐国军被评为安徽省第二届“道德模范”,同时荣获“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称号。

  中国好人“徐氏三兄妹”

  3月7日,初春的暖阳照耀在淮北大地,在这个普通的日子里,记者全程跟随中国好人“徐氏三兄妹”,记录下了他们忙碌而又温暖的一天。

  “那是群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孩子,他们更需要我们的关爱”

  中国好人“徐氏三兄妹”在为孩子们准备礼物

  中国好人“徐氏三兄妹”与孩子们亲切交流

  孩子们用他们的“语言”向好人表示感谢

  中国好人“徐氏三兄妹”给孩子们服务现场

  早晨八点不到,徐氏三兄妹”就开始忙活了起来,他们正准备着即将要送给孩子们的礼物。新鲜的鸡蛋、崭新的书包、铅笔盒……当蚌埠市特教中心的聋 哑孩子们收到爱心礼物的时候,笑脸都洋溢在他们稚嫩的脸上。虽然他们不能用语言表达,但是他们对着“徐氏三兄妹”伸出大拇指,并且上下弯动,这就是他们表 达感谢的“语言”。最让孩子们期待的是,徐雪丽和徐国青准备了编发理发的器材,为孩子们当了一回头发的美容师。徐国青给男孩子理发,徐雪丽给女孩子编上了 漂亮的小辫子,还给她们戴上了漂亮的小发卡,孩子们各个爱不释手。时间在忙碌中不知不觉的溜走,当这两兄妹给孩子们的头发都梳理好的时候,时间已经是中午 12:10分。他们已经不知疲倦的站了近4个小时。

  “女儿,跟爸爸妈妈们回家吃饭去”

  中国好人“徐氏三兄妹”带孩子回家

  徐雪丽正为孩子挑拣出鱼汤中的鱼刺

  “走 ,跟干爸回家去”。老大徐国军又来接他们的干女儿小雨婷回家了。10岁的王雨婷是特教中心的一名2年级的学生,天生聋哑的她从小父母离异不在身边,爷爷早 逝,小雨婷跟着60多岁的奶奶生活,一老一小几乎没有经济来源,家庭生活非常困难。得知这个情况后,2012年“徐氏三兄妹”决定收养这个可怜的小姑娘。 中午的12:30,“徐氏三兄妹”和小雨婷围坐在桌子边,其乐融融。细心的徐雪丽正为孩子挑拣出鱼汤中的鱼刺。小雨婷对这个家已经丝毫不陌生了,她开心的 吃着,开心的笑着,有了爸爸妈妈的疼爱,小雨婷的无声世界充满了温情。

  “美丽的小公主,有爱你不会孤独”

  徐雪丽正为孩子试穿新鞋

  徐雪丽正为孩子试穿新衣

  天气转暖了,孩子的衣服要换季了。下午2:40,老二徐雪丽带着她的“小公主”雨婷女儿去百货大楼挑选起春季的新衣服。“这孩子最喜欢粉红色 了”徐雪丽告诉记者。长时间的相处,徐雪丽已经对小雨婷的生活习惯和爱好了如指掌,这对“母女”已经有了默契。虽然小雨婷不会说话,但“雪丽妈妈”挑选的 衣服孩子总是频频点头,竖起大拇指。给孩子换鞋,换衣服,雪丽都是亲力亲为。徐雪丽拉着小雨婷的小手,小雨婷握着徐雪丽的大手,大手牵小手,有爱不孤独。
下午傍晚时分,记者与“徐氏三兄妹”和小雨婷分别,徐雪丽拉着孩子的小手带她回家。徐雪丽告诉记者,天气热了,她要带女儿去舒舒服服地洗个澡,周末再去趟公园,只要孩子高兴了,忙点、累点都值得。

  “23年,善心凝聚的海洋”

  从1989年第一次捐助春蕾女童开始,老大徐国军、老二徐雪丽和老三徐国青的生活就与慈善紧紧联系在了一起。23年的行善足迹,无论是救济老 人、关爱儿童,还是千里驰援救灾汶川地震灾区,他们都把行善当做生活的一部分。不管是物质的给予,还是宽容和感恩,都是人间真善。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善 是从一句关心、一杯水、一斗米、一桶油、一笔钱,这些“微爱心”。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微爱心”汇聚成大爱。如今以徐国军为代表的 “向日葵”自愿服务队已积聚了210人,广泛的服务于蚌埠市的大街小巷,成为蚌埠市自愿服务的耀眼品牌。老大徐国军说,让我们用“正能量”去感染身边更多 的好人,一起投身到学好人、做好人的行列中去,将爱心撒播在蚌埠这座“好人之城“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