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手机浏览|联系方式|购物车
管理员第1年

天下徐氏网  
加关注15

欢迎访问天下徐氏网,一个为徐家文化传承努力的编辑

搜索
首页 > 人物 > 徐华清_清朝1808年武状元 临淄区清代人物专题
人物
徐华清_清朝1808年武状元 临淄区清代人物专题
2019-04-23276

  徐华清(1788—1850)  字际唐。临淄县徐家圈村(今属淄博市临淄区)人。幼年入塾,喜爱武功。其父徐相臣,按其志向,延师习武。1807年—1808年(嘉庆十二、十三年) 乡试、会试连捷。及殿试,又夺魁,成为临淄历史上惟一的武状元。1811年(嘉庆十六年)出任直隶提标右营游击,后升任甘肃省参将,奉命去塔尔巴哈台屯田。
  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张格尔在英国侵略者唆使下叛乱,率领叛军窜入新疆天山南麓的维吾尔族地区,残害百姓,制造0。1822年(道光二年),他随甘肃提督赴西宁平叛, 身先士卒,率部斩杀叛军600余人。追击途中,草粮不继,清军见沼泽中黄鱼成群,竞相捕食。徐华清因疑肥鱼当地人不食,禁部下食鱼。结果,凡食鱼者皆中毒,唯有徐华清部无恙。1823年(道光三年),因功赏戴花翎,晋升哈密协副将。1826年(道光六年),策应陕甘总督杨遇春于喀什噶尔、英吉沙尔一带继续平叛,次年生俘张格尔。1836年(道光十六年),补授河洲镇总兵,次年调任喀什噶尔总兵。到任令士兵帮助当地百姓制造农具,传授耕作技艺,因农业连年获丰收,一改当地游牧风俗。
  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调署西宁,喀什噶尔百姓夹道相送,后建生祠,年节供祭。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3月,调青海平叛。6月转战贡尔盖、乌兰水一带,直到玛庆雪山,擒杀敌首青塔尔,全歼叛军。
  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擢升福建陆路提督。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偕水师提督窦振彪, 合击“洋匪”于陈头乡一带,并捕获30余人。其在任6年,英人不敢犯境。1850年(道光三十年)任满入京,中途染病,逝于蒲城县行馆,后谥“威振侯”。

引文出處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714-1號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714-2號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377號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856號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0650號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01007137號    

清國史, 9冊, 頁464-465    

履历

履歷任期出處
頭等侍衛嘉慶13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377號
大門上行走嘉慶13年-嘉慶?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377號
督標右營遊擊(署)嘉慶18年-嘉慶?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377號
參將(捐)嘉慶19年-嘉慶21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377號
甘肅甘州城守營參將嘉慶21年-道光2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377號
哈密協副將道光2年-道光3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377號
陝西潼關協副將道光9年-道光11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377號
靜甯協副將道光11年-道光15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377號
河州鎮總兵(署)道光13年-道光?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377號
永固協副將道光15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377號
河州鎮總兵道光15年-道光17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377號
喀什噶爾換防總兵道光17年-道光20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377號
固原提督(署)道光22年-道光?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377號
西甯鎮總兵(署)道光22年-道光?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377號
提督銜道光23年-道光?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377號
福建陸路提督道光23年-道光30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377號

关系

稱謂姓名稱謂姓名
徐行修徐星垣

临淄武状元徐华清      (孙洪升)

 

    徐华清(1788-1850),字际唐,青州府临淄县徐家圈(今淄博市临淄区敬仲镇徐家圈村)人。幼时从塾师读,聪明机灵,特别喜欢骑射,且力气过人。游戏时能用“小指开两石弓,同学辈传以为异,凡所肄习,皆能过人”。其父徐相臣“因从其志,使之弃文学习武事”。清嘉庆十二、十三年(公元1807、1808年)徐华清乡试、会试联捷,殿试以第一及第武状元,成为临淄历史上惟一的状元。

    徐华清武艺超群,深得嘉庆帝赏识,他及第后便补为头等侍卫。期满授直隶(今河北省)“督标右营游击”,逾二年改甘州城“守营参将”。道光二年(1822年),随甘隶提督赴西宁(今青海省西宁市),镇服青海,因军功赏戴花翎,历任副将、总兵等职。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七月升任福建陆路提督。《徐华清墓志铭》载:“边外之民,射猎为生而不谙耕种,公(指徐华清——编者注)镇河州时,往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市——编者注)换防,造农具,给耕牛,开垦荒田,教民树艺,民大丰饶。期满回任,万民赍送衣繖,为立生祠”。由此可以窥见徐华清有抚民之仁和能武兼文的儒将之才。

    民间传说,喀什噶尔一带有个大寺院,寺内老僧力大如神,威服喀什噶尔一带边民。驻守那里的汉人将领要首先去拜访老僧,否则老僧会出“难题”:要么挑动边民滋事,搅乱天下;要么纵容边民刺杀驻守那里的汉人将领和士兵。凡去拜访他的汉人将领,首先得挪开堵在寺院三个门口的三口大铁钟,方可进入寺院。徐状元曾收养一乞丐做为马弁(俗称马夫、马排,即喂马或给将领牵马的士兵)。这位马弁力大无比,他讨要三天的饭食攒在一口重约两千斤的铁钟内,仅能吃个半饱。这马弁在徐状元的营内,日食一斗(30市斤)粮饭,士兵私下称其为“饭桶”。徐状元同他的马弁来到寺院外门,老僧双手合十道一声:“施主,请——!”进门后他随手将一口铁钟挡住门口。马弁笑着随手将钟移至门旁,待徐状元进门后,又将钟提起堵在门口。就这样,徐状元过了三道门,马弁挪的三口大铁钟一口比一口沉重。老僧惊得咂舌说:“徐将军的马弁真乃神力,佩服!佩服!马夫尚且如此,将军之力更不用说啦!”另传:老僧宴请徐状元,用利刀叉肉送给状元吃,想乘机刺死徐华清,被马弁揽过去,一口将老僧的利刀刀尖咬住,“嘎嘣”一声将刀尖咬断,说:“好硬的骨头!”并口吐刀尖至房的梁头。马弁的工夫让老僧惊叹不已。老僧自愿俯首称臣,发誓永不犯境,扰民滋事。因此徐状元镇守哈什噶尔非常安稳,边民安分守己,安居乐业。

    勿容置疑,哈什噶尔的安顿,徐华清的武功和策略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史载:“公(指徐华清——编者注)恂谨若儒士,临敌时则刚毅过人。”“至提督福建,在任六年,英夷不敢犯境,则又公积威有素,而先声足以夺之也。”徐华清任福建陆路提督,正值中英鸦片战争期间,福建和广东一样作为东南沿海省份,英国侵略军觊觎已久,但他们仍不敢犯境。从侧面说明徐华清治军有方,军纪严明,英军对他也惧怕三分。

    徐华清戎马倥偬四十余载,官运亨通。期间,他曾多次回乡省亲,修庙筑路,赈济贫民,施恩于众。据传,清嘉庆元年(1796年)徐华清拜乐安县古河道村(今广饶县花官镇古河道村)门昌吉为义父,缘于门昌吉所赶马车(铁瓦车)在徐家圈湽河滩压伤了徐华清的手,时年徐华清仅8岁。门昌吉请医为其诊治伤手,遂认徐华清为义子。据广饶县古河道村门姓族人门振强口碑,徐华清未中状元前曾在古河道村拳房习武,与该村李安喜是“练武对手”。徐华清省亲期间,多次回古河道村门昌吉义父家,曾演出一幕幕与李安喜比武的动人场面。徐状元好猎野兔,乐安(今广饶县)北部地广人稀,所以到乐北猎兔是他的一大快事。广饶北部百姓至今仍传:徐状元的马是宝马良驹,炮声一响,驰骋万里。徐状元猎兔时,他的宝马随猎狗撵兔窜进枣树林,他两胳膊架断枣枝,驰马过后,枣树林内简直成了一条大胡同。传说归传说,“徐状元膂力过人,武艺超群”,口碑与史书记载相吻合,绝非偶然。

    徐华清之父徐相臣,“乐善好施,村临淄水,每冬月板桥以济行人,民不病涉,其他利物济人者皆称是,故远近以‘善人’称之”。徐华清“自涖官以来,明以察事机,武以定祸乱,恩以结民心。”乐安(今广饶县)城南有一村叫阜城店,村内有一尼姑庵,庵已年久失修,一片倾圯破败之象,徐华清出资修庵,重塑佛像,深得周围乡民敬仰。徐状元的善行,临淄、乐安两县口碑极佳。

    道光三十年(1850年)徐华清福建陆路提督任满,准备入京升见,行至浦城(今福建省浦城),患病。是年10月26日卒于行馆,享年62岁。死后谥“威恪”并给全葬。咸丰元年(1851年)九月二十四日葬于故里徐家圈村西北,淄水西岸。可惜“文革”期间,其墓及墓前石羊、石马、翁仲和牌坊被毁,墓地辟为农田。徐华清练武时所用“门扇”大刀(180市斤)及其府第前两石狮现存淄博市“临淄故城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