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范,(约1189~?年)字彝父,侯官县人,家居城内。少孤,刻苦授徒以养母。与兄同举于乡,入太学,未尝以疾言遽色先人。
宋庆元元年(1195年)入太学读书。当时韩侂胄专权擅政,排斥宰相赵汝愚 。太学生向皇范亦被流放临海,关禁10余年。福州人世称“庆元六君子”。后案情平反,徐范复归杭州,登嘉定元年(1208年)进士,授清江县尉,任江淮制置司。后升主管户部架阁,改太学录,迁国子监主簿。又改通判潭州,移知邵武军。不久,被召入杭州,升国子监丞,改太常丞,代理都官郎官,改秘书郎、著作郎、起居郎兼国史实录检讨,以朝奉大夫致仕。卒赠集英殿修撰。
宋史徐范传
徐范,字彝父,福州侯官人。少孤,刻苦授徒以养母。与兄同举于乡,入太学,未尝以疾言遽色先人。
丞相赵汝愚去位,祭酒李祥、博士杨简论救之,俱被斥逐。同舍生议叩阍上 书,书已具,有闽士亦署名,忽夜传韩侂胄将置言者重辟,闽士怖,请削名,范之友亦劝止之。范慨然曰:「业已书名矣,尚何变?」书奏,侂胄果大怒,谓其扇摇国是,各送五百里编管。范谪临海,与兄归同往,禁锢十余年。
登嘉定元年进士第。授清江县尉,辟江、淮制置司准备差遣。属边事纷纠,营砦子弟募隶军籍者未及涅,汹汹相惊。一夕,秉烛招刺千余人,踊跃争奋。差主管户部架阁,改太学录,迁国子监主簿。入对,言:「时平,不急之务、无用之官,犹当痛加裁节,矧多事之秋,所贵全万民之命,纾一时之急,独奈何坐视其无救而以虚文自蔽哉!愿惩既往之失,废无用之文,一意养民,以培国本。」
丐外,添差通判泽州。湖湘大旱,振救多所裨益。知邵武军,寻召赴行在,言:「功利不若道德,刑罚不若恩厚,杂伯不若纯王,异端不若儒术,谀佞不若直谏,便嬖不若正人,奢侈不若诗书,盘游不若节俭,玩好不若宵衣旰食,穷黩不若偃兵息民。是非两立,明白易见。几微之际,大体所关。积习不移,治道舛矣。」迁国子监丞,徙太常丞,权都官郎官,改秘书丞、著作郎、起居郎、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以朝奉大夫致仕。卒,赠朝请大夫、集英殿修撰。
按《宋史·徐范传》:范,字彝父,福州候官人。少孤,刻苦授徒以养母。与兄同举于乡,入太学。丞相赵汝愚去位,祭酒李祥、博士杨简论救之,俱被斥逐。同舍生叩阍上书,范亦书名,书奏,
徐范 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福州侯官人,字彝父。少孤,授徒以养母。与兄徐归同举于乡,入太学。丞相赵汝愚去位,乃与同舍生叩阍上书,谪临海,禁锢十余年。宁宗嘉定元年进士。授清江县尉,辟江淮制置司准备差遣。历任国子监丞、秘书丞、著作郎、起居郎等。在朝屡有论列,皆为养民生培国本之语。以朝奉大夫致仕。
全宋诗
徐范,字彝甫,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在太学时与杨宏中等上疏救赵汝愚,谪临海禁锢十馀载。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授清江尉。历通判潭州,知邵武军。绍定元年(一二二八),累迁起居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七、九)。《宋史》卷四二三有传。今录诗二首。
徐范主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