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学诗
[明](公元?年至一五六七年)字以言,别号龙川,上虞人。生年不详,卒于明穆宗隆庆初年。嘉靖二十三年(公元一五四四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迁郎中。俺答薄京师,既退,诏询制敌之策;学诗愤然道:“大奸秉国,乱之本也!”因极劾严嵩奸状,下狱削籍。隆庆初,起南京通政参议,未赴卒。赠大理寺少卿。毕诗虽不以诗名,而音节颇清亮;又曾与李攀龙相赠答,故流派与之相近。著有《石龙庵诗草》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按《明外史·徐学诗传》:学诗,字以言,上虞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郎中。二十九年,俺答薄京师。诏廷臣陈制敌之策。诸臣多掇细事以应。学诗愤然曰:大奸柄国,乱之本也。乱本不除,能攘外患哉。即上疏言:嵩辅政奸贪,世蕃凶狡成性,擅执父权。请罢嵩父子,别简忠良代之。帝览奏,颇感动。方士陶仲文密言嵩孤立尽忠,学诗特为所私修隙耳。帝于是发怒,下诏狱。削籍。隆庆初,起南京通政参议。未之官,卒。赠大理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