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手机浏览|联系方式|购物车
管理员第1年

天下徐氏网  
加关注15

欢迎访问天下徐氏网,一个为徐家文化传承努力的编辑

搜索
首页 > 人物 > 徐文达【清】
人物
徐文达【清】
2017-02-2575

 徐文达 清

徐文达,字仁山,南陵人,道光诸生,光绪时官淮扬海道护理漕河总督署两淮盐运史擢福建按察使。清光绪年间任两淮盐运使、福建按察使护、护理漕运总督。于咸丰年间为镇压天平天国起义提供后勤保障,曾国藩曾惊喜慰问,赞赏徐文达“冒险出奇”。光绪年间在赈灾养民方面有突出功绩。对南陵县福利事业和名胜古迹的建设提供了大力资助。

本站收录作品:黄河决左季高制军杨石泉漕帅有导淮之议石帅先纪以诗依韵奉和二首 清 · 徐文达

引文出處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0456號 汪樹烈纂輯;許葉芬覆輯
(徐文達
(徐文達安徽…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3698號 (徐文達
(徐文達安徽…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3699號 (徐文達
(徐文達安徽…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01006955號  黃翼曾輯
(徐文達列傳
(徐文達安徽…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1075-6號 皇清誥授榮祿大夫賞換花翎布政使銜福建按察使司按察使徐君行狀
光緒十六年…
南陵縣志(民國鉛印本), 卷25, 頁8-11  (徐文達字仁山咸豐十年髮逆圍縣城壽春鎮總兵陳大富忍飢固守文達以俊秀率民團佐之保危城者數月糧盡陳大富拔師出文達走安慶署兩江總督欽差大臣督辦軍務曾國藩一見器之檄辦軍械同治元年福建延建邵道李鴻章督師赴援上海文達隨軍東下籌運軍實器械二年蘇州克復文達搜賊囤遺穀二百餘萬石碾濟軍食蘇常肅清以轉輸之力第功由從九品歷保至直隸州知州賞換花翎加運同銜五年調清江支應所轉運餉械時捻逆勢張曾國藩督軍濟甯兵無見糧清江又戒嚴相去八百餘里出境即賊文達募小車數十輛輕裝重賞躬自督催間道疾驅四日而達曾國藩驚喜慰問稱為冒險出奇尋調江甯淮軍支應所六年李鴻章接辦軍務改支應所為蘇省後路糧臺以文達充提調七年檄赴揚州管糧臺事時前敵百五十營月餉四五十萬文達綜覈轉運妥速無誤捻逆平歷遷至以道員留江蘇遇缺題補賞加鹽運使銜十年兼辦淮軍後路營務處十三年臺灣番社不靖淮軍航海進剿始終餉械無缺光緒元年叙勞賞加布政使銜二年山東河南歲饑流民南下就食文達在揚州集資收養度地城外五台山築土圍十餘圍容萬人編竹為屋分行如伍縱橫相亘户百立一長户千更立一長出入有稽喧呶有禁資醫藥除汙穢人人樂就約朿城市未嘗見一難民三年四月資遣使歸凡活十三萬餘口十一月兩江總督沈葆楨檄辦儀徵淮鹽總棧文達在揚久商情之誠僞資本之盈絀塲運利贏之多寡皆一一求其所以然既綜棧務百廢俱舉以年計之岸銷多於舊者三之一五年八月以歷辦山西賑捐出力賞二品封典九月修濬儀徵東門外河道六年署兩江總督吳元炳疏薦文達治行卓越奉旨存記七年署兩淮鹽運使自六年至是年凡三署是篆八年六月運河水漲運司例與淮揚海道隄工局員保守高郵五壩視水勢緩急為開閉是時河水平隄己加子堰幾不可以終日,漕臣令開壩文達念下河農田收穫在近力持得守且守之議日遣左右赴上游測量水勢自乘扁舟時艤壩下俟水落乃已由是下游農田得畢登九月兩江總督左宗棠委辦通泰兩屬范隄工程十二月署淮揚海道九年"漕運總督慶裕奉報安瀾詳陳文達等上年力顧下游功下部優叙十年四月以助辦皖賑出力復下部優叙七月兩江總督曾國荃檄赴正陽督銷淮北綱鹽淮北引地汝甯七州縣自軍興後停運四十年久為衛私侵占文達自周口至汝甯在在詳察歷一年之久乃於洪河口要隘設立總卡衛私遂絕淮引行而廢岸旋復十三年河決鄭州曾國荃以淮揚地處下游奏委文達開濬張福口窰河以導來源抽挑舊黃河淤墊之處以疏去路十四年二月補淮揚海道九月護理"漕運總督十五年五月曾國荃疏保文達才猷卓越器識深沈講求吏治前曾三署兩淮運司於鹺綱利弊無不洞澈原委上年奉命護理"漕運總督數月治河方略尤徵熱諳所至有聲不獨兩司之任措施有餘堪膺封疆重寄請旨交軍機處存記允之七月再護理"漕運總督十月授福建按察使十六年二月入覲三月行抵揚州卒曾國荃疏陳文達平生政蹟請宣付史館立傳而直隸總督李鴻章以文達南北征剿實與淮軍戰事相終始奏請附祀各省淮軍昭忠祠嗣清淮士紳周鈞等因文達在淮揚道任內見地方彫翅命盜案繁勸民勤種植為生計捐廉購桑麻秧數十萬株分給貧氓並取刑律中軍流以上各重辟繪圖貼說刊發各州縣榜示以資教誡時有教匪王覺一約期舉事文達擒斬渠魁解散脅從患得消弭保全實鉅以故士民愛戴臚陳政績請建專祠均先後奉旨允行他若桑梓公益如修理文廟奎星閣邑廟縣署春穀書院咸分俸佽助且捐送書院經籍文武省試卷費以惠士林又籌貲建宗祠俾崇祭祀而敦族誼凡此皆其最著者子二乃光乃斌宦業別有傳

履历

履歷任期出處
以從九品留於江蘇補用同治1年-同治2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1075-4號
賞戴藍翎同治1年-同治3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1075-4號
以縣主簿即補同治2年-同治3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1075-4號
五品銜(賞加)同治2年-同治4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1075-4號
以縣丞留於江蘇補用同治3年-同治4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1075-4號
賞換花翎同治3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1075-4號
以知縣仍留江蘇補用同治4年-同治5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1075-4號
運同銜(賞加)同治4年-同治7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1075-4號
委辦淮勇陸軍支應所同治5年-同治6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1075-4號
以直隸州知州仍留江蘇即補同治5年-同治7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1075-4號
派委提調蘇省後路糧臺同治6年-同治7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1075-4號
赴揚州辦理糧臺轉運事宜同治7年-同治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1075-4號
以知府仍留原省歸候補班前先補用同治7年-同治9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1075-4號
鹽運使銜(賞加)同治7年-光緒1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2001075-4號
總辦湖北西征後路糧臺同治9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1075-4號
以道員仍留江蘇遇缺題補同治9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1075-4號
赴揚州辦理糧臺同治9年-同治10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1075-4號
兼辦淮軍後路營務處同治10年-同治?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1075-4號
照料銘武步隊十三營同治13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1075-4號
布政使銜光緒1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1075-4號
辦理儀徵淮鹽總棧事務光緒3年-光緒?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1075-4號
會辦兩江營務處光緒5年-光緒?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1075-4號
兩淮鹽運使司(署)光緒6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1075-4號
兼理儀棧光緒6年-光緒?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1075-4號
江蘇淮揚海道(署)光緒8年-光緒10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1075-4號
辦理淮北督銷兼正陽鹽釐局務光緒10年-光緒?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1075-4號
會辦江南籌備河工總局事務光緒13年-光緒14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1075-4號
江蘇淮揚海道光緒14年-光緒15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1075-4號
漕運總督(護理)光緒14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1075-4號
漕運總督(護理)光緒15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1075-4號
福建按察使光緒15年-光緒16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2001075-4號
附祀各省淮軍昭忠祠光緒16年-清實錄:德宗景皇帝實錄, 卷291, 頁871-2
於清淮地方建立專祠光緒28年-清實錄:德宗景皇帝實錄, 卷505, 頁672-2

关系

稱謂姓名稱謂姓名稱謂姓名稱謂姓名
曾祖徐有漋徐志幹徐興羔徐乃光
徐乃悌徐乃斌徐世福